直击国际学员周(下)

标签:
国际学员周南京七国军事纪实军事 |
分类: 事件篇 |
来自七国的军校学员来到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际学员周”中他们共同生活、训练。他们的军校、军服、队列各有哪些特点?他们的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又有哪些差异?《军事纪实》11月24日20:03播出《直击国际学员周》下集,敬请收看!
8:00
2009年10月18日,来自7个国家军校的20名学员来到解放军理工大学,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为期一周的国际学员周生活。
早上8点是学员们上课的时间,学员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相关课程,他们和中国学员一起上课。不同国家的军校,文化课学习会有哪些差别?他们能否听得懂老师用中文传授知识?
加西亚选修的是“军事运筹学”,他提到博弈论大概是其中的部分知识。虽然各国军校学员所学专业不同,来自不同国家,但其中很多课程和中国学员的课程都是相通的,这些公共知识的学习为他们成为未来优秀的陆军指挥官打下了坚实基础。
课堂上有些外国学员听不懂中文,但通过老师的板书和演示,他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课堂内容。
课间休息时,西点军校的学员奈特,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他们学校的上课情况,他说:“在西点军校我们大约每天有六节课,每节课大约55分钟,每个班大约有20到25人,两节课之间有10分钟休息时间。10分钟休息时间,我们要收拾东西,然后到下一个教室,去参加下一门课程。”
16:30
这些外军学员,都是各个国家军校中的佼佼者。下午的体能训练和心理行为训练是解放军理工大学为保持大家的体能,同时锻炼心理素质设立的。外军学员中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触其中的一些项目,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呢?
螺旋梯,底盘在三米高的空中,中间设垂直拉杆,在重力作用下,底盘会产生15°的倾斜,考验的是队员的平衡能力。当教练讲解动作要领时,外军学员听得很认真,对他们来说很多人是第一次尝试。
大部分外军学员的适应能力很强,这个叫瓦里亚的印度男生,他的身体素质很棒,他是一个人代表印度来参加这次国际学院周活动的。
从外军学员的反应看,他们都很喜欢这些体能训练项目。
接下来的网墙训练,难度增加了,对队员们来说是更大的挑战。网墙是一座高4.5米,由软绳构成的墙,攀爬过程中,倾斜角可达30°,在重力作用下,很晃,它也是对队员平衡能力的一种锻炼。
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加西亚:“在美国我们也有很多类似的器械和障碍,真的是有点难,因为它是倾斜的,样式也不一样。但我觉得很不错,很有用,特别是对于锻炼平衡性而言。尤其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主要是锻炼我们的攀爬能力,帮助我们能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的时候能够顺利越过高墙,这个非常有用。”美国学员总能把各种训练项目和军事素养、战场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清楚感受到,他们在做每个项目时的出发点和目的性。
训练难度一点点加大,这个训练,队员要先过一条长4米,宽0.4米的浪木,然后通过悬挂在前方的16个轮胎,攀爬到顶点,攀爬的时候,轮胎会不停晃动。
面对这个难度项目,我们很关注日本学员小野亚李沙的表现。她是外军学员中惟一一名女生,她说:“这种训练,在下来的时候,我有一点害怕……因此我从梯子上下来的,没有从绳子上滑下来。有点害怕。但是这很有意思。好的,谢谢。”
这项训练做得最好的是西点军校的学员拉米亚,他动作敏捷,身体自控能力很好,表现出良好的协调性。
表现最抢眼的是澳大利亚学员威廉,他的开朗、乐观总能感染身边的人。
两公里武装跑训练的是学员们的耐力。经过刚才的体能训练后,大家都已经有些疲惫了。
加上很多外军学员对中国的装备不是很熟悉,在穿戴装备时,本是左挎包右水壶,德国学员多斯特却正好弄反了!刚出发,就有队员的手榴弹又掉在了跑道上。不过这些都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
来自澳大利亚的唐纳德获得了第一名,他身高两米零九,是所有学员中最高的一个,他的体能素质看来也是最好的一个!
体能训练对于这些出色的外军学员来说不算什么,但接下来的心理行为训练对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不小的考验,他们的发挥又会怎样?
澳大利亚学员威廉,生性热爱运动,他率先尝试的这个项目叫“临空跨越“ 。
另一名澳大利亚学员在做的这个项目叫“飞跃自我”。队员需要爬上一根10米高的摇柱,然后抓住悬挂在前方的一根铁杆。
队员们对心理训练项目非常感兴趣,美国西点军校的加西亚正在尝试“勇闯天堑”,它需要队员从15米高空中悬挂的木桶上通过。这是所有训练项目中最难的一个!
加西亚下来的时候已经是满头大汗,看得出来这个对他是不小的挑战。
接下来的两项训练,除了心理素质外,还考验了大家协同配合的能力,这两个项目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完成。
“依存共度”要求两名队员在高空,互相帮助共同走完20米长的钢丝绳。这种走钢丝的项目,我们似乎只有在杂技表演中才看到过!
最后一个项目,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每名队员的团队协作精神,10名队员需要全部攀上7米高墙,最后一名队员上去的时候,下面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大家在共同配合中,顺利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些共同科目的训练,使各国学员之间感情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顺畅了。
2009年10月22日 西村靶场
这里是解放军理工大学校外的西村靶场,国际模拟连的学员正在进行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他们同样是使用95式自动步枪,但在射击姿势上却有着很大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卧姿射击时,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学员的姿势基本一致,他们都是一腿伸直,另外一条腿自然向前弯曲,枪和身体不在一条直线上。在端枪姿势上,美国学员的姿势很特别,他们会用一支手托住枪管,而不是像中国学员一样握住枪。在立姿射击时,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学员身体会微微向前倾。
10月23日
国际学员周的最后一天,国际模拟连的训练项目是野外综合演练。综合演练在各个国家都不同,今天是按照我国学员的传统方式举行的一次演练,其间让中外学员了解到了各国野外行军的不同。
这次演练分三个阶段,但大多数时间,是在行军的状态中。全程13公里,总共用时3个小时左右。在6.5公里第一个休息处,我们采访了几名外军学员,他们向我们讲解了他们国家的野外行军。
德国陆军军官学校学员多斯特说:“我们的野外行军跟这个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单独行军,我们会有大约10公斤重的背包,我们的行军路程至少有30公里。30公里的行军路程我们必须要在5个小时之内到达,最多5个小时,我认为这是不同的地方。是的,我们是单独行军,不是集体行军。也许我们会有2个人一起行军,可以互相交谈,不像这儿的行军这么沉默。”
巴基斯坦军事学院学员杰纳义德说:“杰纳义德:在巴基斯坦,我们的拉练路程会更长一些,我们也会携带武器,比如步枪。他们(中国学员)不携带步枪。另外,我们是越野拉练,他们(中国学员)是在道路上拉练。他们(中国学员)拉练有具体的路线,就像那样。”
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奈特说:“在我们进行拉练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进行我们所说的战术拉练,我们的士兵会靠路边行军。比如遇到炮火袭击或是空袭的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地方隐蔽,我们可能都会受到打击。如果我们靠近路边行军的话,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路边跳下寻找隐蔽物。”
10月23日
晚上8点,学员们有些伤感,来自7个不同国家的20名军校学员开始收拾行囊,他们将返回各自的学校。在共同学习、共同训练的一周内,他们每个人都收获了不同的人生体验!
2009年10月23日,第三届国际学员周圆满落下帷幕。各国军校学员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通过一周的共同生活、训练,相互学习,增进了解、促进了合作、创新。从2005年到2009年,三届国际学员周的举办,已成为我国军队教育院校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成为校际间合作的重要载体,“国际学员周”活动对世界军事教育领域产生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