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埋196个小时的生命奇迹如何延续

(2009-05-05 10:20:23)
标签:

军事

地震

栏目

武警

一周年

汶川

北川

映秀

赖元平

分类: 人物篇

                    被埋196个小时的生命奇迹如何延续

2008年5月20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八天,从灾区传来了一条令人震撼的消息,地震中受伤的46岁绵竹市矿工赖元平,在被埋196个小时之后,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这条消息让所有人都感到鼓舞,无比坚强的生命在巨大灾难面前又创造了一个奇迹。然而,在这个生命奇迹的背后,另一个医疗救治的奇迹才刚刚拉开了帷幕。敬请收看央视七套《军事纪实》5112003播出的《心系汶川》第四集《生命奇迹之后的奇迹》

 

生命的接力

5月21日下午7点20分,在成都凤凰山机场,随着一架直升机的降落,医务人员迅速上前,将一名伤员抬了下来,这名伤员正是赖元平,他将被送往成都军区总医院进行紧急救治。此前,赖元平先后经过了两次转运和救治,然而,由于受伤严重加上身体的极度消耗,他的生命仍然徘徊在生死边缘。

5月20日下午1点22分,距离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196个小时的时候,空军空降兵某部和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疗队,从绵竹市金花镇的塌方隧道里将赖元平成功救出。这时的赖元平已经八天八夜没有进食和饮水,处于昏迷状态,生命体征极其微弱。医务人员现场对赖元平进行了医疗处置后,由直升机将他送往设在绵竹市区的北京军区255医院野战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治。

此时,赖元平的血压仅为40至60毫米汞柱,而正常人的血压应该是80至120毫米汞柱,血压大幅度降低,会造成身体各个器官的严重损害,这个创造了196小时生命奇迹的地震伤员,还能从死亡线上挣脱回来吗?

但是,在血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得以维持后,赖元平却并没有像人们盼望的那样恢复意识,他依旧处于昏迷状态。

由于野战医院缺乏做进一步检查的医疗设备,赖元平受伤情况究竟如何?他还面临着怎样的危险?下一步又该如何治疗?对这些问题都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于是,上级指挥部决定,召集全军部队各方面医疗专家,对赖元平进行远程会诊。而就在远程会诊的过程中,一个细节引起了神经外科专家的关注。

赖元平最初被发现时,他的左侧头部有明显的创伤,根据远程会诊反映的情况,赖元平极有可能是头部受伤造成颅内血肿,因而一直昏迷,而颅内血肿会直接导致人的死亡,必须尽快实施手术。为此,上级指挥部要求,迅速将赖元平从绵竹空运至成都,在医疗条件更好的成都军区总医院进行确诊和救治。

从救出赖元平进行现场医疗处置,到野战医院对他进行生命体征的维持,再转运到成都军区总医院,对赖元平的连续救治如同一场生命的接力,整个过程先后实施了两次直升机空运,有四支在灾区执行救援和医疗任务的部队参与了行动,而成都军区总医院正是这场生命接力的最后一棒,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棒。

时间异常紧迫,从凤凰山机场开出后,救护车加速向成都军区总医院驶去。

在这个争分夺秒的时刻,成都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顾建文却命令救护车要立即慢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作为神经外科专家的顾建文意识到,这时赖元平的颅内很可能因为血肿而压力增大,一旦车辆出现严重颠簸,他的脑组织就会遭受进一步损伤。对于一个已经处在死亡线上的人来说,任何新的损伤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就在这时,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赖元平竟然睁开了眼,还将手也抬了起来。

顾建文认为,赖元平的这一无意识举动,正是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的表现,那么,造成赖元平昏迷不醒的原因真的就是颅内血肿吗?还有没有危害他生命的其他因素在隐藏着呢?

通过CT扫描,赖元平的颅内果然存在着大面积的血肿,根据颅骨受损情况分析,赖元平左侧头部受到了将近七八百公斤力量的撞击,正是这一撞击造成了颅内血肿,开颅手术已迫在眉睫。

但此时,对于手术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原来,通过对赖元平身体的全面检查,医务人员还发现,他的处境比想象得更危险。由于头部受伤昏迷,连续八天八夜的时间没有饮食,赖元平已经处于严重脱水和缺乏营养的状态,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症状都开始出现。

医务人员在赖元平身上发现的六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是致命的。而现在,这一个又一个的巨大生命危胁,却同时紧紧包围在了赖元平身上,包围着这个在地震中坚强存活了196小时的生命。而这一切,也在考验着努力挽救他生命的每一名医务人员。

然而,对于是否应该立即手术这个问题,现场的医疗专家产生了明显分歧。

通常情况下,实施重大手术前,都要把患者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使之能够抵御手术对身体的损害。而这时,赖元平的身体极度衰弱,已经承受不住更多的损害,开颅手术对他来说很可能意味着致命的最后一击。

另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是,赖元平体内肌红蛋白已经明显超标,由此造成肾脏开始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肾脏衰竭后,赖元平同样性命难保。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并没有肌红蛋白存在,而赖元平因为身体严重消耗,体内肌红蛋白已经超过了4000个单位,达到了必须进行血液透析的程度。

这时,内科专家提出,采取更为稳妥的方案,先对赖元平进行血液透析,解决肾脏衰竭问题;同时,对赖元平的其他身体机能进行调整,随后再实施开颅手术。

但是,现场的神经外科专家却并不同意这个看似稳妥的方案。

血液透析会影响人的凝血功能,进而造成颅内继续出血,这样一来,赖元平的处境将更加危险。而此时,赖元平颅内的血肿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必须手术的标准。

是先实施开颅手术,还是先进行透析,同样是为了救治赖元平,却产生了两种相互矛盾的方案,而最终的方案选择将直接关系到赖元平的生死,关系到这场生命的接力能否延续下去。

经过反复讨论,成都军区总医院和来自北京301医院的专家共同决定,立即对赖元平实施开颅手术,先清除颅内血肿这个最大的威胁,再解决肾脏衰竭问题。救治方案终于确定,现场医务人员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赖元平在被埋八天八夜之后仍然顽强存活了下来,但面对这样的生命奇迹,面对赖元平异常衰弱的身体,谁都无法确定他能否经受住这样一场手术,而手术是否顺利和成功,也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产生着严峻的考验。

 

              被埋196个小时的生命奇迹如何延续

完美手术进行时

5月21日晚上10点20分左右,对赖元平的手术开始了。担任手术主刀的成都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顾建文很快发现,正如之前他们的判断,赖元平颅内压力很高。正常情况下,人的颅内压力是100至160,而赖元平颅内压力已经高达300,这个压力一旦达到400以上,人的呼吸和心跳就会趋于停止,生命也会很快终结。如果不是第一时间实施开颅手术,赖元平的生命将无可挽回,这一情况让现场医务人员感到非常庆幸,接下来的血肿清除也十分顺利,按照这种趋势,手术将很快完成。而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

赖元平的颅内血肿被清除后,原来的脑部创面又开始大面积渗血,这一情况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虽然手术前赖元平的各项凝血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受伤后长时间处于极限生理状态下,身体代谢已经严重紊乱,赖元平的凝血功能也出现了异常,而这种异常正是外科手术中最令人担心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否则脑部连续出血会危及生命。

在常规开颅手术中,首先采用的止血方式是双极电凝,通过封闭出血创面,可以达到迅速止血的效果,然而这次使用双极电凝却没能止住赖元平的脑部出血,而第二种棉片压迫的止血方式,同样没能起到作用。

在人的脑组织上,分布着无数根十分细小的毛细血管,当这些毛细血管都开始渗血的时候,脑部失血就变得十分迅速,对生命的危胁也就越来越大。

另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是,手术中赖元平处于全身麻醉状态,呼吸、心跳等各种生命活动都要靠机器和药物来维持,长时间的全身麻醉也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损害,而对于身体极为衰弱的赖元平来说,这意味着另一个生命危胁。

然而,两种最常用、也最为有效的止血方式都没能起到作用,手术室内的气氛顿时凝固了起来,如果不能迅速止血,赖元平就下不了手术台,他的生命奇迹也将就此终止。

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止血方式后,5月21日晚上12点左右,赖元平的脑部创面出血总算被止住,颅内血肿也被彻底清除,对他生命的最大危胁消失了。

接下来,对于肾脏衰竭、肺部感染等其他威胁赖元平生命的因素,医务人员也开始了全面的救治。一个星期之后,赖元平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生命终于保全了下来,他也成为了地震当中被埋时间最长的生还者,一个无比坚强的生命奇迹。

 

                  被埋196个小时的生命奇迹如何延续

赖元平苏醒后的第一句话

从赖元平被救援队伍被发现,到他生命得以保全,在这一系列救治行动中,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生命接力中,不仅赖元平的生命奇迹得到了延续,一个在极限存活条件下,成功挽救危重伤员的医疗奇迹也被创造了出来。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正是这些军人,这些身着军装的医务工作者。

更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赖元平苏醒之后,他所说的第一句话,竟然就是:“谢谢解放军。”

其实,这时的赖元平因为脑部受伤,记忆和语言功能还没有恢复,他甚至并不知道在自己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我们猜想,也许在过往的岁月里,赖元平就曾经遇到过帮助自己的军人;也许在历经了一次次的生死考验后,手术醒来时,他潜意识里已经感受到身边这些军人为挽救生命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于是,赖元平才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而这也正是他记忆和语言能力恢复的开始。

然而,面对赖元平又一次奇迹般的语言表达,医务人员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他们还有着一块很大的心病,那就是赖元平的缺损的颅骨。

为了实施紧急救治,开颅手术时医务人员将赖元平因撞击而损伤的颅骨进行了切除,切除面积达七平方厘米,几乎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虽然手术保全了生命,但赖元平的颅骨缺损,却对他今后恢复正常生活有着极大的阻碍。

不仅如此,大块颅骨的缺损对赖元平的脑部健康也有着很大的潜在危胁。

在成功救治了赖元平的生命之后,作为和受灾群众血脉相连的军队医务工作者,每个人都希望,这个创造生命奇迹的人能够回归到以往的正常生活中,同时,这也是救治赖元平这个医疗奇迹的延续。

为此,成都军区总医院决定,再一次对赖元平实施头部手术,将他缺损的颅骨修补完整。

颅骨修补的手术,虽然本身难度并不太大,但由于缺损了一大块的颅骨,赖元平的头部肌肉已经和脑膜粘连到了一起,手术时,需要用手术刀划开肌肉而不伤到脑膜,这就相当于在两张纸上,用刀划破上面的一张纸,而不损伤到下面的一张纸,这一刀对实施手术的医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008年12月22日,对于赖元平来说,是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成都军区总医院运用当代医学最先进的钛合金材料,成功对他的颅骨进行了修补完善。至此,赖元平这个几度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地震伤员,已经最大程度地恢复了身体状态。

如今,从外表上我们已经看不出赖元平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他又能像过去一样开始自己平静的生活了,回到妻子身边,回到自己的一对儿女身边,赖元平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幸福。虽然他的语言表达还不那么流畅,虽然他的记忆还不那么深沉,但他却永远记住了这些把自己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的人。

而对于所有参与救治赖元平的军人们来说,在赖元平196小时生命奇迹的背后,他们所创造的前所未有的医疗奇迹,也只不过是汶川大地震中无数奇迹中的一个。在他们心里,每一个从巨灾中存活下来的人,每一次对受灾群众的成功救治,都是不可复制的奇迹,正是这一个个的奇迹,铸就了每一个人心中永远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