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截肢女孩乐观跳芭蕾,“舅舅”们关爱伴成长

(2009-05-05 10:22:50)
标签:

军事

地震

北川

栏目

武警

一周年

映秀

汶川

李月

芭蕾

分类: 人物篇

                     截肢女孩乐观跳芭蕾,“舅舅”们关爱伴成长

芭蕾女孩李月在地震中失去了左腿,她怎样走出痛苦,重新舞出生命的精彩?一提起“舅舅”们,她又为什么总是笑逐颜开呢?《军事纪实》5月12日20:03播出的《心系汶川》第五集《小李月的新生活》为您揭晓

                   截肢女孩乐观跳芭蕾,“舅舅”们关爱伴成长

 

2008年9月6日晚八点,首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内,第13届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盛大举行。交响乐响起,一个12岁的小姑娘李月曼妙起舞。她淡定的微笑,在全世界电视观众的凝视下充满自信。她来自北川,那个让众多人陷入巨大灾难的地方,同样也是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坚强勇敢的地方。

2008年5月12日,北川县曲山小学的学生正在教室里上课,14时28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学校在瞬间变成一片瓦砾。一堵巨大的楼体承重墙压在了四年级三班学生李月的左腿上。然而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117天后,这个地震前已经练习过两年芭蕾的女孩儿,竟然出现在这个如此炫目的舞台上。那么,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失去左腿的小李月究竟是怎样从巨大的痛苦中走过来的呢?

2009年4月21日中午12点03分,一列由昆明开往北京的T62次列车缓缓驶入站台。很快,两名军人的身影就进入了早已等待的记者的视野,而其中一人就是成都军区某工兵团的士官李虎。在北川,就是他亲手把李月从废墟中抱出来的。而这一天已经是近一年来李虎第三次来北京看望李月了,不过每一次来,他的心里都会有一些歉疚的感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08年5月15日,也就是地震发生三天后,李月成功获救。经过海军总医院现场截肢和第四军医大学的二次手术治疗,李月虽然失去了左腿,但身体恢复得很快。2008年6月,在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的资助安排下,李月转至北京博爱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七个多月后,2009年2月,李月从北京博爱医院康复出院。为了让这个经历过那么多苦痛的孩子进一步康复和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新加坡的一家公司联系了北京的一所小学,资助她在北京上学。同时为李月和她的妈妈李加秀租下了这所两室一厅的老房子,并负担小李月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

每次李虎来,总会绞尽脑汁地给李月选一些具有文艺气息的小礼物,因为他知道跳舞始终是李月心中的梦想。在李月和妈妈的北京的家里,记者看到屋子并不宽敞,但到处都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息。这是小李月平时最喜欢的小金鱼,也许是经历过生死劫难,她幼小的心灵竟然对生命的意义有着那么深刻的理解。

5·12地震发生时,李月的妈妈李加秀远在新疆打工,李月和外公、外婆在北川生活。尽管李加秀从电视上看到解放军、武警官兵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但她知道,北川县城的灾情十分严重,自己的女儿月月很可能会遭遇不幸。

可想而之,听了在四川绵阳上学的大女儿说出这句话,李加秀顿时陷入绝望,甚至她不会想到能够像今天这样把自己的女儿月月搂在怀里,作为母亲当时她远在千里之外,她救不了自己的女儿。

这是2008年5月15日营救李月时的画面,就在解放军官兵紧张商量救援方法的时候,废墟下,李月正经受着一个孩子不应有的心灵煎熬。

由于救援李月的难度太大,之前,灾区群众自发组织的自救小组几次都没能把她救出来。

就这样,60多个小时过去了,那堵巨大的楼体承重墙还死死地压住李月的左腿。直到5月15日这一天,成都军区某工兵团的官兵们赶来。

看到小李月的情况,接受过正规地震救援训练的李虎知道,如果不尽快对李月进行心理干预,日后将会给她留下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

短短的几分钟,李月就对李虎充满了信任,这时她也把自己最大的心愿告诉了眼前的这位解放军叔叔。

听到李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虎还不知道李月是一个已经学习芭蕾舞两年的孩子,但李虎知道,既然答应孩子把她完整救出来,就不能食言。然而,摆在眼前的却是极其残酷的现实,小李月的左腿已经整整被埋压了60多个小时,大部分肌体已经坏死,再加上大型救援设备根本无法从堵塞的道路开进废墟,多等待一秒就会让原本已经失血过多的小李月变得更加虚弱。

几分钟后,海军医疗队的军医也赶来了,在查看李月的情况后,他们同样果断地作出了现场截肢的决定。

此刻,小李月的每一声呼唤都像一记重锤,砸在现场每一位官兵的心上。

2008年5月15日上午,在曲山小学的废墟中,仅仅十分钟,李月的截肢手术便顺利完成。被废墟埋压了66个小时的小李月终于成功获救。

 

                       截肢女孩乐观跳芭蕾,“舅舅”们关爱伴成长

如今,当李月再次向我们提起一年前那段经历的时候,在她的脸上我们看不到悲伤和恐惧,更多的是幸福的笑容。而妈妈李加秀也想到另一个方式,让孩子学会感恩,永远地记住了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解放军。

虽然李月今年只有12岁,是一个刚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但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灾难中的绿色身影是她美好的记忆,她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着心中解放军叔叔的形象。

后来,每当李虎来北京看望李月的时候,闲聊中他们偶尔也会回忆起当初的情景,而每当这个时候,李虎在废墟中给她的安慰和鼓励,总会被李月提起。那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支撑她乐观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尽管从得到李月后续治疗的消息开始,李虎就一直在用各种方式关心李月,但他还是觉得在自己的心里,始终深埋着一种自责。

虽然失去了左腿会让李月的生活多有不便,也会让她成为芭蕾舞蹈家的梦想变得艰难,但在李月和家人的心里,他们始终在感谢解放军的救援,因为这样痛苦的抉择,最终保存了小李月的生命。我们不知道,当李虎——这个给了李月第二次生命的解放军战士听到李月和妈妈这样的话时,会不会减轻一些心理上的压力,但我们知道这样的话一定在她们母女的心中重复了千百回。

 

 

就在第13三届残奥会开幕前的一个多月,开幕式总导演张继刚看到在一篇李月的报道中李月说“虽然地震夺去我的左腿,但是我永远不放弃芭蕾梦想。”这句话时,这名同样是解放军的军旅导演决定,要安排残疾人艺术团的全体聋人艺术家,用他们的双手做李月的足尖,来实现这个孩子跳芭蕾的梦想,而节目最终被定名为《永不停跳的舞步》。

在李月获救158天后,2008年的10月23日,李虎,这个亲手把李月抱出废墟的解放军战士,第一次来到北京看望这个让他牵挂了很久的孩子。

而当李虎把从部队驻地云南远道带来的小礼物送给李月的时候,他从孩子脸上看到的是一个灿烂的笑容,一个属于这个年龄孩子童真的微笑。就在李虎第一次来北京看望李月时,他还为李月完成了另一个心愿。

对于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来说,攀登长城都会感到气喘吁吁,而当解放军叔叔守护在李月身边的时候,这个孩子竟然变得什么都不惧怕,甚至忘记了失去左腿的不便。

从他们在废墟中相视的那一刻起,李虎和李月便从陌生变得熟悉,在黑暗中的鼓励和陪伴让他们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这一天,同样是在这位解放军叔叔的身边,李月同样表现坚强地登上了长城。她要在这里留下和李虎叔叔的合影,而这也是他们在废墟中相识后的又一次团聚,这是亲人的相逢。在李月北京的家里,她喜欢摆放一些这样的鲜花:美好祝愿的百合,热情似火的玫瑰,祝福健康的康乃馨……妈妈说:月月喜欢这些花,这一朵朵包含着美好祝福的花朵,也包含着李月对解放军叔叔关心她的应答。

就在李虎第一次来北京看望李月的三个月后,春节来临了,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应该和亲人在一起过年。而对于李月来说,地震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她怎么也忘不了那些解放军叔叔们。2009年的1月29日,大年初四,李月和妈妈飞抵昆明来到成都军区某工兵团看望那些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说法是“娘亲舅大”,喊一声舅舅包含了李月母女对部队官兵的深厚情谊。

每当李月的“舅舅”们打来电话的时候,在小李月的心里总会甜蜜蜜的。工兵团官兵们对小李月点点滴滴的关怀与牵挂,也让她们母女真正感觉多了一个家。

成都军区某工兵团的官兵也一直有同样的感受,他们也早已把这对母女当成了全团官兵的亲人。当飞机降落机场的那一刻,李月和妈妈就有了这样的感觉。

虽然李月和妈妈只在团里待了两天,但工兵团的官兵却做了最仔细的安排,甚至就连李月的饮食,这些看似粗心的“舅舅”们也做了提前准备。

常回家看看,是工兵团官兵们对李月的一个期盼,把她从废墟下营救出来的那一刻开始,无论到任何时候,他们都会关注这个叫李月的孩子。而当他们看到小李月充满阳光和快乐的表情时,他们也会从心底里涌出一连串的祝福。

2009年4月,工兵团战士李虎看望李月之后即将离开,我们很想了解小李月想和工兵团的“舅舅们”说些什么。最终小李月给李虎和我们唱了一首羌族歌曲《祝酒歌》,和着这首满载着她所有的祝福的歌曲,她把这样的美好愿望送给千里之外那些牵挂她也让她牵挂的解放军官兵:她想告诉舅舅们,月月生活的很好,自己会一直这样坚强和乐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