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军事纪实
军事纪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827
  • 关注人气:4,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后新兵守卫北川,表现为何让人惊叹

(2009-05-04 16:41:16)
标签:

军事

纪行

栏目

一周年

地震

汶川

北川

武警

分类: 人物篇

90后新兵守卫北川,表现为何让人惊叹

震后北川,百废待兴,90后新兵们将怎样开始在这里的军旅生涯呢?作为北川最后的守望者,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央视七套《军事纪实》5月8日20:03播出的《心系汶川》第三集《守望北川的日子》(下)为您揭晓

 

2009年5月,震后一年的北川。这里依然废墟一片。废墟间,不经意透出的各种郁郁葱葱的小草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北川,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和希望。

我们不想用沉重的语言再给她加上浓重的一笔,面对她的苍凉与悲壮,我们只能在一些历史照片中去回首那一方曾经美丽的土地。

飞沙磨褪了她的秀色,强震扭曲了她的婀娜。北川,在灾难肆虐之后,沉沉地睡了……

就在北川沉沉睡去的同一时刻,武警北川中队的近百名官兵默默地守护在她的身旁,守护着这片曾经饱受创伤的土地。官兵们用一颗颗年轻的心、一片片深沉的爱抚慰着这片失色的山川河谷,他们在用军人钢铁般的意志排遣着这里的孤独和感伤。

 90后新兵守卫北川,表现为何让人惊叹

    北川景象让新兵始料未及

这是一道两米高的铁丝网,这样的铁丝网,围绕着北川全城。冰冷的铁丝网仿佛在告诉人们:请不要轻易的打扰这里的一切。

武警北川中队自从2008年9月重返北川县城后,主要负责对封闭县城的设卡封控。由于北川县城是地处大山深处的两个乡的必经之路,因此查验出入城人员证件及物品,防止无关人员出入老县城,是中队官兵的一项重要职责。除此之外,他们还担负着武装巡逻任务,在这片看似寂静的、已经没有生命气息的废墟城市里,却到处暗流涌动,他们要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入城进行偷窃、破坏等违法犯罪活动。平时,官兵们还要时刻加强训练,以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2009年2月28日,15名90后的新兵远离故乡和亲人来到了北川。尽管之前通过电视报道,他们对灾区的状况已经有所了解,然而,这里给他们的第一幕场景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

这里就是中队原来的驻地——北川县看守所旧址,原本两层的楼房已经深陷地下,再也不是当初的样子。看到这一幕幕场景,一位战士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到处是废墟,在电视上已经看了不少,而当自己亲身站在这废墟上时,也还是有强烈的震撼……”。

真实而立体的断臂残垣、令人窒息的凝滞的空气令人压抑,尤其是他们所担负的任务更与他们入伍时的初衷大相径庭。管制区在任家坪、茅坝和三道拐设三个进出卡点,不论白天和黑夜,实施24小时巡逻守护。开门、关门、站哨、查验证件、解释、劝导、服务、巡逻等是武警战士每天必修的“功课”。同时,他们还在三道拐、北川大酒店、茶厂、断桥、“5·12”纪念碑五处设立监控点;每天,这些官兵至少要在废墟中巡逻站岗12个小时以上,平均每人每天要在崎岖的山道上走50多公里。而这一切,与他们入伍前想象的军事训练上的生龙活虎,打黑反恶的惊险出击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更多的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勇敢无畏的钢铁战士。然而,这里的山谷荒无人烟,这里的城镇死一般的沉寂,唯独那块小小的临时搭建的军营静静的守候在废墟的边缘。不管思想上是否愿意,他们成为了北川最后的守望者。

刚刚离开家的这些大男孩对于军营的梦想与眼前的这一切大相径庭,就是在这样艰巨的任务环境里,新兵们开始了他们守望北川的生活。然而,或许连这些新兵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里。这同样也是90后年轻士兵的特征,他们的乐观态度和快速沟通能力让指导员甘波涛都感到多少有些意外。

新兵下连后不久的一天,中队组织他们参观了老县城遗址,回到驻地后,很多曾经对分到北川中队有抵触情绪的新战士突然间就改变了对这里的认识。当他们目睹这片破碎的美丽山川时,他们深切体会到了这里的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年轻士兵的热血开始在血管中贲张,他们决心要把自己牢牢扎根在这里,要为祖国和遭受苦难的受灾群众守护好他们破碎的家园。

 90后新兵守卫北川,表现为何让人惊叹

新兵表现令指导员大吃一惊

慢慢进入角色的新兵们逐渐转变了对守护北川的认识,而当他们陆续从各种渠道得知他们身边的一些老兵在地震发生瞬间的勇敢表现时,他们对自己所在的武警北川县中队这样一个优秀团队更多了一份自豪和光荣。

这是2008年“5·12”地震发生时武警北川县中队官兵救援的镜头,就是这些老兵们舍生忘死救助人民群众的场景,深深触动着这些没有亲身经历过大地震,却在震后来到北川执勤的武警战士们。

然而,思想上的转变归转变,现实中简陋的生活条件和单调枯燥的执勤内容还是让这些新兵们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为了减轻新战士的压力,中队领导总是想尽办法调节着大家的情绪。然而毕竟他们是在一座笼罩着死亡阴影的废墟里执勤,余震还在不时的光顾这里,因此,一种莫名的恐惧始终包围着这些本该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90后阳光青年。

除了对自身安全的担心,群众的不理解甚至过激行为也在时刻刺痛着官兵们的心。

为了忠实履行好守护北川的职责,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执勤的官兵都在默默的承受着。

渐渐地,群众对执勤官兵的认识出现了变化,看到这些孩子们风里雨里的守护着这片土地,他们打心眼里心疼官兵们,于是,群众与中队官兵之间的感情越来越亲密融洽了。

这两只可爱的小狗是前两天一位村民刚刚送来的,他希望能给战士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中队领导和群众的关心,温暖着每一个新兵的心。慢慢的,他们发现,北川是个温暖的地方……

的确,这就是北川,虽然县城废墟里到处都是死寂,然而,当你走在这里,路边不断出现的标示牌会让你感受到这里处处充满着人文关怀……

这就是北川,善良,坚强,还有着对生的强烈渴望……

这是灾后的第一个初春,倔强的生命在地缝中、残壁下、废墟间顶出一片片新绿,尽管重创的余痛还在烧灼着北川的每一根神经,但春天的使者还是如期而至,她似乎在用这样一种方式向人们诉说:北川曾是多么的美丽,北川的生命是多么的顽强,她柔弱的触须伸出地面,勇敢地直面坚硬的世界,这是北川的性格!她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驻守在这里的每一位武警官兵。

也正因为如此,驻守在这里的战士们会格外细心的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他们白天验证、巡逻、向不符合规定的群众反复解释,晚上,还要进行夜巡。在漆黑的夜里,这里除了听得到风的声音,还有战士们巡逻的脚步声。他们若隐若现的身影,时刻告慰着沉睡在地下的人们:这里有武警战士的陪伴,黑夜将不再寂寞。

上午10点30分,随着一声紧急集合的哨声吹响,应急救援分队迅速集合到了操场上。

短短几十秒,战士们便迅速拿好装备,登上汽车,赶赴事发现场。

中队接到群众报告,因废墟内的危楼倒塌,一名过路的群众被压在楼板下面,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实施救援。应急救援分队迅速开始行动。

封控组第一时间对事发现场进行封锁,并派出一名观察员对周边情况进行观察,一旦附近再有坍塌出现,观察员将第一时间鸣哨,为搜救分队发出警报。

与此同时,救援组和医护组也迅速展开营救。

这名群众被两块坍塌的水泥板压在了下面,救援组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重物移开,医务组也当场为伤员做简单的包扎。

这样的水泥板重达上百公斤,几个人抬都没有明显的效果,这时,新战士陈旺乾灵机一动,找来了一根碗口粗的木棍,终于将水泥板翘起了一个间隙。

经过各分队的协同,这名群众终于被成功救出。

我们看到的这场救援任务是北川中队一次普通的演习。

像这样的演练,他们几乎每周都会进行。目的就是为了让官兵们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能有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尤其是对于没有经历过地震的新战士来说,通过这样的演练,他们可以更好地担负起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守护巡逻任务。

因为,在这片看上去寂静的废墟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枪支弹药被盗,难道武器转移有疏漏

演练刚刚结束,对讲机里巡逻的战士便报告:在北川县公安局旧址发现有人盗窃枪支和子弹。听到这一消息,记者迅速跳上车,和武警官兵一起赶赴事发现场。

地震后不久,公安局内的所有枪支就已经全部转移,那里怎么还会出现枪支呢?难道是转运时疏漏了吗?

当我们到达事发现场后并没有看到嫌疑人。

尽管这些枪支可能只是附近百姓的个人收藏,可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像这样的安全隐患在如此庞大的废墟里还有多少,我们无法知道,因此,武警官兵们也只有日夜在这里默默的守护着。

有时候,语言是苍白的,能够感动我们的往往是记忆中那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静静的,再次回首,感受地震一年来曾经不经意留下的却是永远难忘的瞬间,在这些瞬间记忆中,记录着武警北川中队的官兵们守护这里的点点滴滴……

“这是我们的任务”,简简单单的话语里没有慷慨激昂,然而在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包含的却是武警北川中队官兵对这块土地充满的无限真诚,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坚守在这里,守望着北川的一草一木,还有深埋地下的亡灵。在这些平凡的守望中,他们努力实践着给逝去的人一份安宁,给活着的人一份安全的神圣使命。

新兵们逐渐成熟了,这里,承载着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忠诚卫士的光荣和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