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军事纪实
军事纪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827
  • 关注人气:4,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弓射天狼》

(2008-01-08 13:38:37)
标签:

杂谈

导弹发射突遇狂风,是继续还是终止,年轻的营长面临怎样的抉择?大钱不赚来当兵,是突发奇想还是凌云壮志?日常训练,他又为何剑走偏锋?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军事纪实》1月9日周三20:03分播出  

 

2007年夏季的一天,第二炮兵部队一枚新型导弹正在测试,为即将进行的发射做最后的准备。正在执行导弹测试任务的是第二炮兵某旅技术营。

由于这是该型号导弹由部队第一次自行组织发射,而且是首次实弹发射,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技术营营长曾满军和技术营官兵在接到任务后,反复设想了种种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和困难,并制定出了应对预案。 

有了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技术保障,这枚新型导弹从转运、测试等各个环节都进行得十分顺利,曾满军和战友们紧绷的心也开始一点点舒畅起来。只要完成最后的弹体吊装,技术营担负的任务将圆满结束。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山风突然掠过了空旷的发射场地,几分钟后,风速随即加快了。这样的变化,让现场所有正在执行任务的官兵十分吃惊。 

突如其来的狂风,使得正准备吊装的导弹像钟摆一样剧烈抖动起来。如果在风速过大的情况下继续操作,弹体很难实现安全装填对接,而一旦发生意外,就将造成导弹爆炸的重大事故。尽管如此,他们却又无法暂停执行任务。

    此时,山风越来越大,阵风风速竟然达到了每秒 九米,这样的风速已经大大超过了导弹装填对接的极限要求。 

    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操作,无疑将面临极大的危险,而停止吊装,势必又会延误发射计划。两难的抉择,使得现场的空气变得凝重起来,狂风的呼啸更是让紧张忙碌的发射场变得异常空旷而神秘。

技术营的官兵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了营长曾满军。而出人意料的是,曾满军镇定自若,果断下达了实施命令。  

    处置方案迅速确定下来,三十股绳子将导弹牢牢固定,三人一组用力拉,吊车稳住慢慢放,从而减少弹体和吊车大臂产生的共振。在曾满军的冷静指挥下,各专业组密切协同,经过努力,导弹终于被安全放置在了发射架上。

果敢、细致的曾满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这个年轻的技术营营长早已在全旅闻名。而他最初的名气却跟爆炸品不无关系,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97年7月,曾满军从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时,经商的哥哥希望他能够回到深圳老家,共同打理资产已过千万元的产业。但曾满军的决定却出乎家人的意料,他应征入伍来到第二炮兵部队。

 那年夏天,踌躇满志的曾满军心情急切地乘飞机前往部队报到,下了飞机后才得知还要转乘火车。谁知,火车之后坐了一天长途汽车,他仍然没能到达部队,直到转乘拖拉机,又步行了二十多分钟后,筋疲力尽的他最终才到达了部队驻地。此时,旅途的颠沛和眼前的一切,让从小生活富足的曾满军心情复杂。

 然而,部队生龙活虎的训练氛围和战友之间的真诚情谊,渐渐驱散了曾满军心头的彷徨,他开始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自豪与责任。而他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也逐渐有了用武之处,他对电路的熟识和钻研赢得了战友们的认可,经过几次比武被称为“活电路”。

2004年12月,曾满军被任命为技术营营长后,奉命组织爆炸品科目训练。爆炸品测试训练,一直以来都是导弹部队的重要训练内容。训练场上,曾满军发现一些操作号手面对爆炸品时丝毫都没有紧迫感,这让他感到有些诧异。

 原来,由于爆炸品测试训练风险很大,为保障安全,他们一直以来都是用替代品进行日常训练,以提高安全系数。

曾满军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却感到十分不解。在他看来,末来战争非常残酷,平时训练就是为战时打仗而准备的。于是,在一次党委会上,曾满军大胆提出了使用真品爆炸物进行训练的方案。

 对于爆炸品,即便是平时的存放,要求也十分严格。而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会对武器装备造成巨大损失,代价极其昂贵。因此,对于曾满军提出使用真品爆炸物训练的要求,大家的担忧和疑虑可想而知。

 尽管上级初步同意了曾满军用真品爆炸物训练的方案,但很多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有的人甚至还私下将他名字中的圆满的满字改称为野蛮的蛮,说他是一位不按常规出牌的野蛮营长,然而面对这些,曾满军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 

为了保证训练的安全性,也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曾满军反复查阅了很多资料,进一步制定出详细的实施细则,对于爆炸品的摆放、测试,以及参加人员都做出了详细可靠的方案。并且进行了一个月的针对性训练。

他要求大家熟知安全技术规则,在关键环节上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要求,特别是要做到在进入阵地之前,必须释放静电,以避免静电火花引发爆炸危险。等到大家的操作逐渐熟练后,曾满军终于向上级递交了启动真品爆炸物训练的报告。

 然而,想到要使用真正的爆炸品进行操作,一些战士还是难以避免地出现了紧张和恐惧。 

看到这些,曾满军耐心地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他把真品爆炸物比作老虎,把安全技术规则比作笼子,只要严格按照技术规则操作,就如同将凶猛的老虎关进了笼子,此时的老虎就已经不可能再伤人了。 

一段时间过去了,战士们的恐惧感逐渐消除了,心理素质得到了加强,操作也越来越熟练。由于在实战中战机转瞬即逝,曾满军随之又提出了对爆炸品操作时间的要求。

出人意料的是,经过强化训练,战士们对爆炸品的平均操作时间比使用替代品的时间整整缩短了两分钟。 

在曾满军的训练准则中,决不允许用借口敷衍训练,只有时刻牢记一切为打赢、一切为实战训练、一切贴近实际环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军人。为了有效保护导弹弹体,避免暴露目标,曾满军又组织部队开展了实战模式下的夜间训练。

按照传统的夜训模式,一旦卫星临空、灯光关闭,所有的操作都必须停止,人员原地不动。而曾满军则要求战士们能够在微光的条件下继续操作,以进一步练就娴熟的操作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曾满军来说,每一次训练都倾注了他无限的心血和期望,而这名年轻指挥员对国防事业的执著和赤诚,也深深地感染了导弹营的每一位官兵。今年在执行新型导弹运转测试任务中,他们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三分之一完成任务,而毋庸质疑的是,谁在战争中占有了时间,就意味着赢得了先机,赢得了胜利的筹码……

 从当年走出大学校门投身军营,到今天这样一位出色的指挥人才,曾满军已经整整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磨一剑,有过风雨,有过喜悦,正是这无数次充满惊险和挑战的经历,锻造了他从容而自信的斗志和毅力。剑舞长空,他的风采也将恒久地留存在有着神圣使命的国防史册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