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急兵站上草原》

(2008-01-08 13:51:29)
标签:

杂谈

     寂静深夜,一支队伍紧急出发。他们为何千里机动,途中又曾遭遇怎样的意外险情?广袤草原,一座应急兵站突然出现。重任在肩,危机四伏,他们又将如何度过生存难关?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军事纪实》1月10日-11日20:03分播出

 

 

这是2007年的深秋时节,沈阳军区某摩托化步兵旅奉命向位于东北地区的科尔沁草原秘密集结。顷刻间,近万名官兵协同上千台车辆装备汇成的滚滚车流,浩浩荡荡出现在了行军路上。他们即将同蓝军部队展开一场殊死“战斗”。

与此同时,担负作战后勤保障任务的解放军联勤某分部应急兵站也接到了上级下达的作战命令。 

按照上级要求,他们必须在第二天十七时到达科尔沁草原。这就意味着在不到二十二个小时的时间内,应急兵站不仅要为摩托化步兵旅全员全装参加此次战斗准备好充足的应急保障物资,而且还要进行千里急行军,和摩托化步兵旅同时进驻科尔沁草原,实现同作战部队的一体化部署。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资源分散的保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联合立体作战的保障要求,因此一体化部署的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一体化部署,就是要打破作战部队和后勤保障部队的固有模式,一旦作战部队自己的后勤保障失去能力,距离它最近的任何一级后勤保障部队都可以很快地接替保障,完成作战部队的战斗保障任务。 

此次行动任务,正是为保障摩托化步兵旅的后勤补给而制定的。漫漫长路上,将有多少不可预知的困难?应急兵站能在指定的时间顺利到达吗?虽然困难重重,不过从每一位官兵的脸上,我们能看到他们志在必得的自信。

经过九个小时的筹备,由数个保障分队和指挥车队组成的行军纵队悄然出发了。茫茫夜色中,数百台车辆快速向科尔沁草原驶去。“先行-07”后勤一体化保障实兵演习就此拉开了帷幕。

可是,行军纵队行进了还不到一个小时却突然停止了前进。

原来服役多年的野战通信车发生了故障,已经无法行驶了。由于在这次行军路程中,蓝军袭扰分队随时会对行军纵队实施强电磁干扰,而这辆通信车担负的就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通信指挥工作。

为了不耽误行军时间,行军纵队其余车辆只能继续赶路。谁也不知道,那辆遭遇故障的重要通信车能否顺利参加这次演习?而如果这辆通信车不能正常归队,一旦蓝军袭扰分队实施强电磁干扰,应急兵站又能否成功应对?

在机动过程中,由于沿途没有防卫依托,应急兵站行军纵队必须设法避开蓝军的袭扰分队。因为如果不能按时到达科尔沁草原,完成和摩托化步兵旅的一体化部署,应急兵站就很可能会失去保障作用。而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应急兵站必须加大警戒力度。

行驶在行军纵队最前方的这辆尖兵车,将全程担负警戒任务。车里八名全副武装的尖兵战士,各个都是军事能手,战士祖磊就是其中的一员。

就在行军纵队即将进入一座县城的时候,战士祖磊突然发现,在左侧不远处,隐约出现了一支由三辆军用越野车组成的神秘车队,他们是谁?会不会是蓝军的袭扰分队?莫非他们企图利用县城的交通要道阻击应急兵站的车队? 

就在战士祖磊准备通过车载电台向应急兵站站长张德龙报告的时候,无线通讯系统突然失灵,顿时陷入了 “盲区。尖兵车迅速启用备用方案,一分钟后,更为隐蔽的另一条通讯线路开通,站长张德龙得到这个情报后,指示尖兵车继续仔细观察,不要轻举妄动。

进入县城后,八名尖兵战士迅速展开了外围警戒,在没有摸清神秘车队的底细之前,每名战士都不敢掉以轻心。一旦发觉这支车队就是蓝军的袭扰分队,尖兵战士将不惜一切代价,掩护行军纵队快速通过。在调整哨的指挥下,应急兵站行军纵队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快速通过了这座繁华的县城,而那支神秘的越野车队居然没有对行军纵队采取任何行动。

事实上,干扰无线通讯系统的信号就来自这支神秘的车队,但车上的这些人,并不是蓝军的袭扰分队,而是此次“先行-07”后勤一体化保障实兵演习的考评组成员。这次干扰也是他们的考核课目之一。 

由于行军纵队有数百名官兵随行,如何保障他们在行军途中的吃饭问题,也成为了此次“先行-07”演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刚一到达休息地点,应急兵站给水排炊事班的战士们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不一会儿,这个用帐篷临时搭建的野战厨房里就支起了三口直径 一米多的大锅。由于就餐人数多于平时的几十倍,所需的菜量也骤然增加了,此时,炊事班的战士必须认真掌握火候,避免饭菜糊锅。 

而短短二十多分钟,这顿“野战饭”就出锅了。排骨炖豆角,大葱炒鸡蛋,炒菜营养搭配十分均衡,而且炊事班充分考虑到了官兵的地域特点,主食不仅做了米饭,还有馒头。于是,数百名官兵在长途机动中,吃上了热乎乎、香喷喷的午饭。

而此时,那支曾在县城出现过,里面载满考评组成员的神秘车队又在哪里呢?

此时的考评组来不及吃午饭,径直赶往距离这里60公里外的调整点。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后,考评组就将在那里考核行军纵队能否准时到达。

行军纵队对此并不知情,而就在他们掩埋好生活垃圾后,早上遭遇故障的那辆野战通信车也顺利归队了。下午十四点整,行军纵队按计划出发了。 

经过长达十二个小时的千里机动行军,应急兵站行军纵队终于准时到达科尔沁草原。十七时整,他们顺利完成了和摩托化步兵旅的一体化部署。与此同时,开始了自身的防卫安排。

按照演习规则,虽然应急兵站处在摩托化步兵旅的防御体系之内,但蓝军袭扰分队仍然有能力越过这道防御体系,他们随时会对负责后勤保障的应急兵站实施袭扰,而摸哨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针对敌人可能采取的摸哨行动,应急兵站在与摩托化步兵旅一体防卫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加强了哨兵的设置。 

兵站汽车队派出的一组已经完全改变了目标特征的暗哨,俨然就是一个老树桩和一堆枯草。而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坚决不能让蓝军袭扰分队摸哨成功。 

由于应急兵站处于战场上的整个防御体系,夜间将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不允许有一点儿亮光,因此官兵们必须要赶在天黑前完成宿营,而此时距离天黑只有不到半个小时了。 

深秋季节,科尔沁草原夜间的平均气温只有零下五度,为此,应急兵站准备了充足的御寒物资。尖兵班战士祖磊和战友们正在卸载的干柴就是其中之一。等到宿营帐篷搭建好以后,兵站官兵们可以使用烧柴的取暖炉来提升帐篷内的温度。 

此时,应急兵站的卫勤分队也正在抓紧时间搭建新型野战医疗帐篷。一顶医疗帐篷完全展开足足有四十平方米的面积,而要想完全搭建好这个重约六百斤的庞然大物,对于这几名女护士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草原上的最后一丝阳光消失前,野战医疗帐篷终于搭建完毕了。

这是“先行-07”演习开始后的第一个夜晚。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部里,白天那支神秘的越野车队也终于揭开了面纱,考评组成员刘辉东就应急兵站行军纵队行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先行-07”演习第二天拂晓时分,夜间的冷空气还没有退去,在零下四五度的低温天气里,应急兵站的官兵早早起床后开始了训练。

新的一天开始了。虽然在昨天的千里机动中,应急兵站的保障车队并没有遭遇蓝军袭扰,然而此时此刻,谁又能保证蓝军袭扰分队还没有越过摩托化步兵旅的防御体系,伺机对应急兵站实施袭扰呢?应急兵站一旦被他们发现,必将遭受致命的打击。因此,自身的安全保障首先成为了应急兵站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应急兵站驻地,面积最大同时也是最容易暴露目标的就是这九顶大型的帐篷。考虑到时间和人手,站长张德龙决定对它们实施整体伪装。而就在此时,突然有电话说,距离这里不远的弹药队出现了问题。于是,张德龙匆匆赶往弹药队,临走前,他把伪装的任务交给了警通连的官兵。

在这次演习中,警通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随时随地保护兵站的安全。曾在尖兵车担负护卫的战士祖磊,实际上就是警通连的一名战士。接到任务后,他们意识到这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巨大的工程。 

要想完全覆盖驻地的九顶帐篷,光是拼接起来的制式伪装网就足有一个半网球场大,但是这样的伪装显然在视觉上很难骗过蓝军袭扰分队。为此,祖磊和战友们决定就地取材,伪装之后再把成车的干柴草均匀地撒到上面。

就在警通连的官兵忙于制作伪装网的时候,站长张德龙赶到了弹药队。原来,弹药队奉命将一箱箱的弹药卸载后进行伪装,却发现这里的实际情况与之前预想的并不一致。 

通常条件下,利用军用帆布伪装这些弹药就会有很好的伪装效果,但此时在这片遍地都是橘黄色的世界里,它却成了最受注意的颜色,伪装显然无法实现。

此时,一箱箱弹药已经摆放整齐,又很难转移到别处。思考片刻,站长张德龙果断下达了新的伪装命令。 

果然,仅仅用了二十分钟,这个野战弹药仓库就化身成了普通的民宅。蓝军袭扰分队怎么都不会想到,在这片美丽的白桦林里,竟会隐藏着一个野战弹药仓库。

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在兵站驻地,祖磊和战友们已经制作好了一张硕大无比的伪装网。然而,要想把这个九十多米长,十多米宽的长龙同时扣到九顶帐篷上去,对于他们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伪装网终于被顺利扣到了帐篷上,从外观看,伪装的效果十分理想。

 还没有来得及休息,警通连战士祖磊和他的战友又接到了应急兵站的一个紧急命令。兵站要求警通连在二十五分钟内迅速搭建一个指挥帐篷,并且同样要完成伪装。

这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由于这种老式指挥帐篷的骨架是由一百多根铁杆组成,而每根铁杆都有自己对应的套筒编号,如果套筒摆错位置,后续的工作就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必须依靠十多个人的通力合作。尤其在搭建帐篷顶端的时候,需要更加默契的配合,站在四个角上的战士需要同时托起帐篷顶,如果有一人动作滞后,整个帐篷顶四百多公斤的重量就会全部压在这个人的肩上,后果大家可想而知。

相比刚才九顶帐篷的伪装来说,指挥帐篷的伪装似乎简单了很多,祖磊和战友们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十一点十五分,整个应急兵站驻地的伪装任务已经全部结束。

 短短半天的功夫,偌大的一个应急兵站就这样隐形于茫茫的科尔沁大草原,逼真的伪装效果使他们真正做到了“远处看不见,近处难发现”。而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应急兵站在实施后勤保障补给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明天请继续收看《应急兵站上草原》(下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