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狙击手集训队》

(2008-01-07 10:35:53)
标签:

杂谈

    在一个为奥运安保储备力量的集训队中,几十名优秀射手在淘汰竞争中刻苦训练。高难度的体能要求,人枪合一的心理境界,谁能跻身“十大特种狙击手”的行列?弹无虚发,一枪毙敌,狙击英雄又是在怎样的波动起伏中励练而成?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军事纪实》1月7日-8日播出《狙击手集训队》

 

    2007年9月的一天,在长城脚下的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一场反恐综合演练正在进行。演练包括狙击和反恐两大部分,陈国涛和颜浩分别担任狙击队和反恐队的指挥员。

演练中狙击队主要担负 100米至600米距离的目标射击任务,其中气球靶、小环靶、钢环靶等高难度射击要求战士们必须具备过硬的狙击素质才能胜任。而反恐队员将在演练设置的各种突发情况下快速出击,完成障碍射击、小组突入射击、乘车射击和空中滑降等艰巨任务。

在此之前,我们军事记者还跟踪拍摄下了官兵们几个月中在集训队训练的一些场景,他们说我们应该再早点来,因为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对他们来说都是最难忘的。

 2007年3月,北京军区集中优秀的侦察兵骨干开始了为期半年的集训。这次集训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储备力量。 

          这些战士是狙击队的,在集训队几乎每天他们都是起得最早的人。在部队的日常训练中,五公里越野跑是官兵们体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些参加狙击训练的战士每天清晨都要跑上两个五公里。即便如此,在他们看来这还算是最轻松的训练了。

他叫赵成金,凭着自己的刻苦训练和对射击的良好感觉,曾经多次在军区举行的射击比武中取得过优秀成绩。这次他从基层部队被选进集训队,也是从几百名优秀射手中挑选出来的。

       在集训队,每一名参加狙击手训练的战士都有一本狙击日记。每一天,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训练场回来,常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狙击日记。日记中他们会把这一天的风向、风速、气温等射击条件都记录得一清二楚,据说这是走向成熟狙击手的必经之路。而在狙击日记中,他们也会把训练中的酸甜苦辣和个人情绪、情感写出来,每一本狙击日记又相当于一个小故事集。

参加集训的狙击手每个月都要进行阶段性的考核,现在剩下的这五十几名队员将接受更全面更严格的狙击训练。而在集训结束后,上级还将依据半年的综合成绩在他们当中评选出“十大特种狙击手”。 

 这次狙击队的训练目标是:十环之中打十环。就是要求队员在打到十环的基础上再打到十环里面的正中位置,这种精确射击对于每一名被挑选到狙击队的战士来讲是从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

 在训练场上,陈教官严厉的态度,队员们都早已经习惯了,对他们来讲这倒像一针催化剂,所有训练的热情和士气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严厉的喊叫声中被激发出来的。时间久了,要是有一天陈教官懒得对你发脾气,那才是让队员们最担心的。

 在训练场上,战士们枪打得不好受到陈教官的批评是常事儿,就连我们记者如果正好赶上他在训人的时候还在拍摄,他也会一样冲我们来。

  战士们正在训练的课目是听口令射击,当教官下达完“三、二、一”的口令后说“打”时,狙击手才可以射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哪名狙击手射击快了或者慢了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而在刚刚进行完的听口令射击训练中,有人在听到“一”的口令后就直接射击了,但是队伍中却一直没有人承认。那么到底是谁先打了这一枪呢?陈教官对这件事又会怎么处理呢?

僵持快十分钟了,队伍中仍然没有人站出来承认是谁先打了这一枪。这让陈教官非常生气,他决定先惩罚班长赵成金,让他当着大家的面做“倒功”。

“倒功”就是人原地站着,听到“倒功”的口令后身体呈九十度角往前倒,像一扇门被人推了一下重重倒在地上。因为身体要直接撞击地面,所以摔“倒功”会让人感到身体很痛,如果出现动作失误,还可能造成受伤。

看着班长独自受罚,很多战士都觉得过意不去,他们一个接着一个从队伍里站了出来要求集体受罚。

其实,在听口令射击训练时,在没有听到打的口令而击发的那一枪不过提前了半秒钟。在这种情况下,射手本人未必能记清这一个环节,但曾经参加和组织过20多次集训的陈国涛始终认为:精兵一定是苦练出来的。

三月份的春寒料峭到七八月份的酷暑难耐,以及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都被陈教官选为最不可错过的练兵时机。

狙击手除了具有精准的射击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超强的忍耐力和意志力,在等待中发现目标一枪毙敌。半年来,为了锻炼这种能力,陈教官一直把训练重点放在据枪基本功的训练上。平均每天战士们要连续据枪五六个小时。

在几个小时的据枪中,如果有哪名狙击手精力不够集中,一定会受到陈教官的严厉批评。

摔倒功不过是为了能给枯燥的训练增加点乐趣,陈教官想出的调动战士们训练热情的办法还多着呢。如果哪名队员在训练中表现出色或者状态不佳,他就要在所有队员面前接受几种别具特色的“小奖励”或者“小惩罚”。

此法一出,果然奏效。战士们无论在多艰苦恶劣的条件下都会全力以赴搞好训练,其实大家不是为了逃避惩罚,而是更想证明自己不会输给谁。

然而这几天,赵成金的射击状态却出了问题。平时很容易打到十环里面的小十环,可是最近的几次训练他突然出现了打不上靶的情况,这样的意外让赵成金非常苦闷。

                 看到赵成金射击状态出现低谷,陈教官并不急着安慰他,而是采取他一贯使用的激将法。

        真的是自己的射击水平在退步吗?赵成金有些不服气。在当天晚上的狙击日记里,他把自己射击状态不好的原因归结在自己使用的枪上,他怀疑一定是枪本身出了问题。 

  在赵成金的狙击日记中,提到最多的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就是王勇。

                王勇刚来集训队的时候,在各阶段考核中都和班长赵成金的成绩不相上下。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是能当选“十大特种狙击手”。对于王勇,陈教官也是特别看好的。

     距离最后一次狙击手考核的日期也越来越近了,这次考核的成败与否将关系到整个半年来集训的综合成绩。而“十大特种狙击手”也是在最后一次考核后确定最终排名。 这两天的训练,陈教官主要针对最后一次考核的特点,集中训练战士们找瞄准点的能力。

                训练场上静悄悄的,静到连轻微的呼吸声都能听见。如果谁在这个时候出现精力不集中的苗头,陈教官决不会轻饶。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射击中飞出去的一枚冒着热气的弹壳,恰好弹落在王勇的脊背上,王勇下意识地做出了一个抖弹壳的小动作,这让陈教官十分生气。 

      在训练结束后,握了一个下午弹壳的王勇手都几乎没有知觉了。不过,为了加深对这次训练的记忆,他决定一个人再爬一次“笨蛋山”。

                 不过,王勇的心理素质不稳定的确是陈教官一直担忧的。在一次训练结束后,陈教官突然提出,他将站在一百米外的靶子旁边给王勇报靶。

但这种训练意味着王勇的射击必须准确无误,稍有偏差,陈教官的生命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胁。面对这种托付生命的巨大挑战,王勇是不是有勇气接受呢?如果他真的接受了挑战,训练场上又将上演怎样惊心动魄的一幕呢?《军事纪实》明天同一时间继续播出《狙击手集训队》(下)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