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金基德时间空房间撒玛利亚女孩漂流欲室娱乐 |
分类: 骨灰级影评 |
他在地铁等车时,碰到了一个裹得很严戴墨镜的女人。他们来回踢着皮球,把跑来跑去的小男孩变成了猴。后来,同样的咖啡屋,他遇到了古怪的女店员,几次阴错阳差的矛盾,让他突然觉得心意相通。他把她带回了重新装过的工作室,给她亲手做了可口的饭菜(其实就是熬一大锅酱汤,哎)。她带他回家,他细心做家务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她过去的照片。这个隐秘在马上就揭开的时候,她用身体抵住了他的好奇。
她不愿意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在咖啡馆她问他是否爱自己,他含混不清,然后她问他是否还爱着喜,他默认了。这让她歇斯底里的恼火,一个在床上像头种马的男人原来还爱着过去的自己,那么现在的自己是什么?她突然像疯了一样,玩命地在街市上奔跑,泪水扑簌簌地涌出。她觉得很失败,既然这个男人还在爱着过去的自己,那这手术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后,她带着面具(自己过去的脸)来咖啡馆跟他摊牌,却被他无情地骂了一顿,他无法接受这荒唐的结果。还为此,跑去aesthetic clinic(整容中心)跟大夫口角甚至大打出手,结果遍体鳞伤。后来,他也失踪了。喜知道他也去做了整容。她在咖啡馆等着他,6个月。她遇到了很多人,但是握手的感觉却没有一个感动,都不是他。最后,他出现了,但这陌生的面孔并没有带回爱的平等。在追逐中,他遭遇车祸,她眼睁睁地望着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变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疯了。她选择再一次走进了aesthetic clinic(整容中心)。这一次,她希望谁也认不出来自己。不管是面容,还是心灵。
《时间》(2006)是一部讲述女人面对情感失温所作出极端反抗的影片,在审美疲劳的背后鉴别爱的偏执举动最终导致了一个毁灭性的结果。现实中,两性关系遭遇离散的力量远远大于聚合,因此更需要的是一份具有技术含量的宽容与隐忍,这是渡过从热到温的理性方式。寂寞的人最初寻求的是一种来自异性的介入,它起初能够带给你生活脱胎换骨的感觉,空气中弥漫的是共享空间的快乐,这是情感欲望的双重解脱,然而谁都无法长期依赖对想像的勾勒过活,从动物性的角度来说还存在习性匹配与磨合的过程,更何况刁钻而自私的社会人处处都遭遇现实的磨折,不可避免地裸露彼此底线和原则,于是在每一次聒噪争吵过后原先的共有空间出现了裂缝,无法弥合,只能期盼不要伤筋动骨。像《时间》中的女主人公喜,她认为彼此之间爱情的试金石是专属而排他的关注,不论是脸、身体,还是心灵,一旦男主人公宇逾越了这个尺度,不论青红皂白都被归结为背叛与移情,显然这是带有病态的偏执,很累。虽然事实证明这个男人足够爱她,但是这样负荷非理性苛责的关系是很难维持的。金基德,直接点出了现代社会女人共有的病态心理,猜忌怀疑歇斯底里的源头,不是事实出轨而是心理焦虑,是对于时间的恐惧,边际效用递减被解读为爱的离散,如果不能通过理性沟通与积极互动消除,最后的结局就是一场自我导演的悲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