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youtubemyspace广电总局it |
分类: 大牌点名 |
140年前,那个说“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的家伙诞生了,他的名字是高尔基。
换作现在,恐怕这句名言的主语要改成网络了,因为它引导的地球扁平化运动,已经把现代人彻底洗脑了。或许15年前,人们还觉得email是个可有可无的鸡肋,但是现在很多人似乎就只剩下了email这一张皮。不知道这算疏远还是亲密。越来越多的软件工具都在吹NB,只有感情不能用号码代替。
但显然,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于是我们在努力用各种办法诠释着自己,文字,图片,视频,一点点升级,最后玩出一个东西,叫做Web2.0。而且,它遵循着一个金律,即用的人越多,网站越有价值。你说羊群效应也好,规模经济也罢,反正人气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像MySpace和Facebook便是最好的范例,步其后尘者也如雨后春笋般挺立。可能很多Web 2.0公司谁都没听过,但它们每天都在创造着一种数据的媾和,像一团涡流盘旋着,渐渐地把你我都卷入到其中,扭向一个崭新的方向。
这个被译为“林登实验室”的地方,送出了SecondLife(第二人生)这样的虚拟生存空间,成为玩家天天都泡的游乐场。特别是在硅谷,它还像一个招聘应征的必由之路,很多Facebook的早期雇员就是通过LinkedIn毛遂自荐的。想上手,就得把你的教育背景一一录入,然后添上证明人,再邀请他们与你互链,这是第一步。接着,每月交20美元的入门费,你就可以根据现有的特征,搜到跟自己学历相仿的同辈曾经找过的工作。当然,这里还有大批的网站提供类似的业务,不过LinkedIn是其中最大也最红火的一个了,2000万注册用户足以让它傲视群雄。而且,每月500万、年底1000万的访问量,也让它套牢了大批痴心的广告商与企业。
象牙塔里的暴风一族,哪个会不晓得Facebook。笑话。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海归们都纷纷在这上面建档案、找朋友,而且年龄日趋低龄化,好多青春期小男小女90后们也都纷纷把这个小天堂设置为父母的禁区,那上面的荷尔蒙讯息与活色生香的江湖气带着Facebook的股价一路走高,6700万的用户也足以让23岁的少帮主Mark Zuckerberg扬眉吐气,比尔盖茨根本不在他眼里。有这么屌的士气关键还是看影响力。Facebook搞定世界500强公司的能力的确无人匹敌,P&G(宝洁)拥有1.02万Facebook用户,Ernst&Young(安永)有1.34万,IBM有3.3万,他们都在上面建立了广泛的同学关系网络,共享资源,整的跟小霸王似的——其乐无穷。
Twitter虽然属于IM,但它更像博客的表弟。(中国的衣钵弟子包括,叽歪、饭否==)它鼓励用户随时更新自己的生活状态,用70个字记录自己的琐碎点滴。没错,是八卦,是流水账,是鸡零狗碎,但也可能是哲思、是隽语,是心灵鸡汤,总之呢,它就像一个亚文化的管道,在不断输送着私生活的弹药,而且通过一种叫做Twitterscan的软件,你还可以把关于某公司的所有Twitter流言飞语一网打尽,比狗仔还狗仔。你还别笑,还真有这么干得。比如纽约的一家网络电视公司Blip,就用Twitter做自己的顺风耳,把用户的反馈——包括甜蜜的赞美和抱怨的口水,一一回收,详细分析,然后迅速调整节目和服务,收效颇丰。Blip的首席运营官(COO)Dina Kaplan说:“如果没有Twitter,可能呆半年我们都不知道用户的想法,而现在我们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这感觉真像雀巢咖啡啊——味道好极了!”
YouTube
如果不提YouTube,都对不起国内面临被广电总急(管电锯)腰斩的国内视频网站们。虽说远在美国的祖师爷也很年轻,但毕竟这个挑战眼球挑战电视挑战真实的平台,着实让电视被打入冷宫的几率大大上升了。而且,它已经逐渐找到了盈利模式,这无疑对其他Web 2.0网站也是利好消息。它最近推出的一项名为YouTube Insight的服务,就是一个把多方利益连接起来的聚宝盆。使用YouTube Insight,YouTube的用户就可以看到自己视频的被浏览次数,而广告商不仅仅可以查看其投放广告的点播次数,还可以通过IP地址来记录浏览者是来自哪个地区或国家以及收看广告的高峰时段等信息。所以说,视频内容提供者、内容合作伙伴、广告提供商等均可以通过YouTube Insight得到益处。这对于东家Google来说也是喜事,因为YouTube始终遭受版权的围追堵截,那些手握内容的大公司总是虎视眈眈,令不少投资者有所忌惮。这次,YouTube Insight服务显然为冰冻的内容争夺吹来了和煦的春风。
虚拟的人生,贴片式交友,啰唆的自叙,个性摄录机,招招克敌,招招致命,在血雨腥风的Web 2.0江湖里,它们的点子和创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许过去我们还会贪恋纸飞机、遥控器、露天影院与便利商店,但是现在,网络学着范晓萱的样子娇滴滴地说:“我要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