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新品上市:“十里桃花”or“雾里看花”【深度好文】
(2017-05-30 09:15:08)
标签:
姚日来老师烟草 |
分类: 烟草行业 |
近几年,烟草行业新品开发,有人形象称之为“新品卷烟大冲浪时期”。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一下这几年烟草行业新品开发上市情况。
在2013年之前,新品卷烟开发年总数不足100个。
2013年达到百个卷烟新品开发,2015、2016年,可谓高歌猛进,节节攀升,2015年上市新品135个,2016年上市更是达到历史新高,达到168个,比2012年之前,新品上市出来双倍还多。
据统计,2014年全国商业企业在销的卷烟规格1311个,比2013年增加近100个。
2015年工业企业不断推出新品,全国累计增加新品100多个规格,扣除退出规格新增40多个。
2016年,新增新品开发规格168个,也就是说,烟草行业卷烟规格总数逼近1500个,已经指日可待!
为什么需要新品开发呢?
各方声音不一,但总体就是几个方面:
1.产品卖不动了,以新品置换老品
当品牌销量下滑,尤其出现主导产品销量增长乏力,甚至下滑的时候,很多企业的做法,不是想尽办法去解决主导品种的问题,而是试图用推出与主导品种近似(价格、品质、渠道等)新品去提振销量,而且作为年度营销的重点,倾斜预算等。
但这种做法,是典型用治疗脚气代替治疗头痛,结果往往是:新品增量抵不上老品下滑的销量,新品ROI(投入产出比)倒挂,新品的销量可能还没有费用多。
2.重点品牌比重过大,满足不了多样化需求
从2013年开始,烟草行业重点品牌占总销量的比重已经高达80%以上。
这么大的比重,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有观点认为:“由于重点品牌销量占比过高、在销规格过多,导致行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优势品牌做大做强的难度加大。有些重点品牌单箱结构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已经无法适应行业发展要求。有些重点品牌规格数量过多、价位分布过宽、品牌定位不清,导致消费者认知模糊。在高端、高价位卷烟方面,重点品牌缺乏创新性突破,引领发展的动力不足。”
3.填补提税顺价后价格空挡
2015年5月,烟草行业整体实施提税顺价政策。
原来市场价位较为整数的产品就全部变形。特别是原来是每包10元、15元、20元、30元价位的产品,按照提税顺价之后,全部变成带有零头价位,比如11元、21元、21.5元等。
除了零售户“零钱难收,找钱麻烦”,消费者更不习惯零头交易,背后原因很多。
在经济下行,控烟环境趋严的背景下,再加多年卷烟市场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状态,需求出现拐点,需求有所下降,销量开始下滑。
此次提税顺价,因为是统一行动,集体行为。虽然零售户只是个体行为,但500万零售户同时做出一个动作,这种对市场冲击是巨大的,影响是巨大的。
再加上在不限订、不限购的政策下,在提价前期,各地零售户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订货,使得提税顺价前期库存短期内急剧增加。
面对总需求下降,总库存急剧增加,面临社会卷烟总供给出现急剧增加,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库存急剧增加。
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了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吸引客户,“薄利多销”是零售户普遍行为,群体行为,从众行为,降价势在必行,更是惯用的思维方式和经营手段。相反,涨价似乎变成“傻子”了。
最后结局就是,卷烟产品普遍出现提税但没有顺价,批零差缩小,甚至微乎其微,卷烟零售户整体盈利降低,积极性下降。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工商企业纷纷采取的措施就是新品上市,目的就是确保新品能够有合理的批零差。
于是在2015年下半年,零售价每包在10元、15元、20元、30元整价位段的新品集体爆发,全国市场一下子推出25个。
这种看似填补市场这个价位的空间,实质是严重扰乱整个市场的提价政策。
一是本来消费者可以慢慢适应这个价位段,现在有了新的选择,或者有更多选择,倒不如尝试一下新品,自然对于提价后的很多产品冲击是巨大的。
二是批零差降低的根本原因不是提税,而是供给过剩,供不应求,零售户不得不做出的一种选择而已。如果供给过剩这个局面不改变,价格下滑也是必然的。
4.品牌维护的需要,不断提醒消费者
任何品牌,都有其一定生命周期的。
有的品牌,生命周期长,有的品牌生命周期长。
如何能够让品牌保持长盛不衰,长生不老?其实,全世界所有品牌都无法做到。
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延长品牌生命周期,不断有金牛产品出现。
这个时候,推出新品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新品开发可以延续品牌基因,但又能延伸品牌形象,使得品牌活力得到延续。
这就是新品的作用。
真的是品牌老化了?
这里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品牌老化了,而是营销老化了。
典型表现就是:思维老化,具象表现就是市场营销人员年龄普遍严重老化。
大家想象一下,让一群50多岁即将退休的群体领导一群40多岁的市场一线人员,他们对新媒体玩都没有玩过,何以有新媒体营销思维?
真是太为难他们了。
附注说明:这里不是说所有人都没有互联网思维,而是说,一个组织里的人,绝大部分以前没有接触过新媒体,推进这项工作太难了,阻力太大了。即使领导有互联网思维,执行层不一定会认同。何况,这是一个新事物呢!
卷烟新品开发表现如何呢?
对世界上新品开发成功案例分析表明,任何行业真正能够让新品成功的产品,成功率一般在20~30%之间。
这个数据表明,新品上市成功普遍偏低,这不足为奇。
烟草行业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这三年时间,全行业有263个新品上市,集中在重点品牌新品上市规格就高达246个,占比整个新品上市总数为93.5%。
这些产品表现如何呢?
能够具有一定规模,保持一定竞争力,培育成功或基本算是成功的仅有48个。比重不足重点品牌上市规格数的20%。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重点品牌新品上市表现成功也仅有不到20%。
那么,对于那些非重点品牌,或者新品牌而言,成功率就更低了。
新品上市的两个鬼门关
对于卷烟新品上市而言,有两个鬼门关需要过。
第一是上市时的爆点。
也就是这个产品的创意及营销资源的投入力度。
这个企业可以自身控制,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投入人力、无力、财力。
也就是说,这个产品有了第一次销售量,让消费者体验到新品,接触到新品,从而认识这个产品。
这个可以通过关系营销、渠道营销等调动一切资源支撑引发爆点,达到消费者不断尝试,提高尝试率。
第二是自然回头率。
可真正打动消费者,不仅仅是消费者尝试,足够高的尝试率。
当然,普遍关注的是新品的第一道关口,这个也是合理的,但新品真正的考验是第二关。
为什么过去三年时间,那么多爆款昙花一现,那么多新品,也没有成就一个真正的爆品?
如果现在就说这4个产品已经属于成功产品,为时尚早。烟草行业很多爆品成功拉起,甚至年销量超过10万箱,月销量超万箱的产品,最后快速死亡,也是常发生的事情。
未来新品上市该怎么办?
在今天这个时代,不能再用固有思维来做营销了。所谓套路老化就是指:对电商的机会、社群电商的机会、微商的机会、社会化新传播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的机会,缺乏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再看看烟草行业过去成功的产品,在2016年前十大规程成功产品中,重来都不会轻而易举的成功。
不管是 云烟(紫)超200万箱,还是芙蓉王(硬)、玉溪(软)、中华(硬)这些行业举足轻重地规格产品,都是经过岁月洗礼,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
利群(新版)是多年以前早已布局13元价位市场,才有今天该价位段市场爆发的收获期。
前十大产品,都是有时间历史的产品,这里不一一分析。
新产品的“战略”问题
开发新产品,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个战略问题。
市场规模和趋势决定了一个新产品的“战略”问题!
首先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市场规模和趋势是两件事儿。
什么是规模?
指的是这个产品所能拥有的潜量,即市场大不大,或者是不是“暴利”可图。
如果是一个很小的市场,那么花了好多的时间精力,但企业赚不到钱,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比如,工商合作一个新品,只能在一个地市卖这种卷烟产品。对于这样产品,只能凑凑热闹,不会形成什么大气候的。
因此在进入一个市场、开发一个产品前,首先要知道这个市场的潜量有多大。市场潜量并不是当前的市场规模,而是这个市场潜力的市场规模,也就是最大可以做到多大。
什么是趋势?
指的是目前这个行业的状态和接下来的状态如何,如果是一个新兴起步的市场,那么当下就是一个布局的好时机,但不会是一个大笔投入的好时机;如果是一个衰退的市场,那么当下就是一个退出的好时机,你还要往坟墓里跳吗?
但要做未来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一定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性。否则,成长也快,死的也快。(这个问题以后再具体探讨,烟草行业下一个价位区的馅饼还是陷阱。)
主导产品为什么会出问题了
产品销量下滑的原因很多。
任何一个大品牌出现下滑,一定是主导产品出现问题了。
中华、玉溪品牌在2016年出现两位数下滑,从主导规格就能看出整体趋势了。
于是,有人提出产品结构要均衡,即不要过分依赖单一品种,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更为令人不解的是,还拿出什么个性化、定制化等趋势,证明“不要一枝独秀”的必要性,这是没玩过大规模销售的人才会说的外行话。
任何行业,任何企业,要想做大,要想成为大品牌,唯一目标就是打造主导产品,诸如王老吉(加多宝)、六个核桃、飞天茅台,都是一只产品通打天下。产品多子从来不是多福,而是多负担,是增长掣肘、利润黑洞。
出现销量下滑,不要病急乱投医,这样只会死的更快。
先要分析的是,主导产品为什么会出问题了。
当前烟草行业很多主导产品出现问题,要深入分析背后原因。
一是产品出问题了。不管任何产品,名气再大,一旦产品品质出现问题,只有死路一条。卷烟也是农产品,一旦规模上来,原料保障始终是一个问题。
二是产品跟不上时代了。消费者在变,可产品始终不变,极易被消费者边缘化。
三是要分析竞争力不够还是本身该价位段产品已经是衰退期了,或者市场本身就是快速萎缩。
如果是后者,要想在衰退的产品区再造辉煌,本身意义就不大了。
如果是竞争力不够,需要系统分析了。
其次,如果竞争力不够,营销跟上。
虽然营销的战场、方法发生了很多革命性的变化,但有一个基本规则没有改变:销量是抢来的。
2017年的企业抢销量的一些建议:
第一,关注自然回头率。这个很重要。
第二,开启场景激活式营销。
第三,下重注提振销售团队士气。
第四,用新思维发动销售战役。
姚日来,工商管理硕士,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获得者、烟草行业十大知名培训师,红塔集团首席培训师,中国实战培训积极倡导者,出版个人专著两部。现担任红塔集团人才开发管理科科长,中国传媒大学特许与专卖商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玉溪宜思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顾问,《销售与市场》烟草专刊特约撰稿人,烟草在线专栏专家,在各类管理杂志及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第十四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及省级、集团级各类奖数十项。中国烟草总公司进修学院、湖南烟草培训中心、河南烟草培训中心特邀讲师,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EDP(卓越领导力)课程特聘讲师,玉溪顺兴石材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浙江省温州亚美信管理咨询公司、新加坡开锐管理咨询公司、北京清蓝管理咨询、厦门上哲咨询等国内多家机构特邀培训讲师,玉溪聂耳书城大讲坛专家组成员。曾担任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训练中心昆明班教练,北京远京管理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西南负责人。有着丰富的企业培训和管理咨询经验,曾为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昭通卷烟厂、湖北烟草、湖南烟草、河南烟草、云南烟草、广东中烟、广州一厂、广州二厂、湛江卷烟厂、川渝中烟、四川烟草工业公司、福建中烟、广东烟草、阳江烟草、潮州烟草、江西中烟广丰烟厂、井冈山卷烟厂、河南中烟烟草薄片公司、浙江温州烟草、湖州烟草、金华烟草、四川南充烟草、内江烟草、乐山烟草、福建南平烟草、西藏烟草、广西柳州烟草、湖南常德烟草、邵阳烟草、益阳烟草、河北秦皇岛烟草、湖北十堰烟草、云南楚雄烟草、迪庆烟草、红塔铝业、昆明铁路局、云南烟草学会工业委员会、玉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玉溪江川烟花爆竹企业、云南省人事厅、云南包装厂、昆明世昌经贸、昆明泰丽国际酒店、河北驼马集团、云南招聘网、云南大学EDP(卓越领导力)课程等几十家企业组织内训和管理咨询。详细了解请 “百度”姚日来。
QQ:2587865018
烟草培训互助QQ群:179918870
姚日来老师微信号:yaorilai
姚讲姚说课堂微信公众号:ycpx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