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景人生学):人生六德
(2019-05-17 17:13:05)
标签:
历史华夏文化时评教育励志 |
大度宽容,能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高雅的风度。它是仁慈的表现,超凡脱俗的象征。大度之人,往往心胸豁达,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
有人说,世界上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很有哲理。其实,人的内心蕴藏着很大的包容性,人越是大度,就越容易获得尊重。有句古训叫做“律己当严,待人当恕”。冰释前嫌可以换来理解、换来和睦、换来友谊,而耿耿于怀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是,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由其肆意妄为,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做到宽厚而严肃、柔和又坚定。宽容道德上要严守清白,精神上要追求高尚,行为上要坦荡磊落,在言与行的关系问题上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实实在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宽容就是不斤斤计较。一个人如果事事都要替个人的得失算计,时间一长,就会被别人识破,这种情况一般来讲别人不会当着你的面指出来,但你已被别人失去信任,人一旦失去信任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
宽容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要苛求他人和你的思想一致。
宽容就是做到用人不疑。要给别人施展才华的空间,求结果而不求过程,让他们的思想可以信马由缰,让他人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发挥所长。
常言道:“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人,特别是与自己有矛盾的人。
宽容别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否则,只会给自己的心灵加压,受累的还是自己。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容别人不足之处,一分为二地看待别人。凡事争则两败,让则两利。
二、
仁爱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心底无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心灵清澈而见底。仁爱不是懦弱,也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
仁爱之人心底无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心灵清澈而见底。人给我尊重,我还他高尚;人给我快乐,我还他幸福;人给我宽容,我还他真诚;人给我抚慰,我还他热情;人给我希望,我还他感激;人给我亲切,我还他尊敬。这些即是人们嘴上常说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道理谁都懂,只是忽略了这句话里的角色互换含义。所以有了好的真情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
首先,懂亲情、知孝道。家庭是一个人栖息的港湾,对于家庭成员,对于长者,我们要尽孝道,养育之恩要一辈子的情来还;对于子女后辈,我们要学会关爱,给予他们成长的必要条件,天高任鸟飞。
其次,待人以真情。从这一点上讲,和一个人的心胸又是欣欣相关的。行走江湖,我们靠的是朋友,无论成败,朋友之情最珍贵,朋友的情谊,互相帮助,谈天论剑,喝茶论道,都是我们的心灵的驿站。
总之,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一个仁爱的人,必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人,一个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
一个不讲仁爱的人,就是一个无情的人、冷血的人,这样的人自私、狭隘、尖刻、无趣。
三、做善良之人
善良来自于深入骨髓的一种人性之美德。看一个人是否善良,要看他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比他地位低的“弱势”人的态度。有的人很顾家也顾朋友,在亲友面前表现的很“善”,但是对待“生人”,与他不相干的人,却一下子“恶”了起来,这个人肯定不是真善良。善良的做事不计较他人,不制造是非的人,不怕吃亏受累的人。
与人为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素昧平生之人有难,鼎力相助,是谓小善;国家危难之际,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是谓大善。但是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只要永远有一颗善心,便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民间有句俗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种绝对的因与果的关系,很有道理。
与善良相对的人,就是大恶之人。善良者不与恶人为伍,不与恶人论交情。
四、做正直之人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才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就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
己不正,何以正人?说话有根有据,说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说的都是真话,做的都是正事。心术不正、故弄玄虚、口是心非,用心计,耍手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说君子言,台下行小人事,谈何为正。所以,做人一定要走得直,行得正,做得端,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否正直、公道。
正直还会给一个人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人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似乎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
正直还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不偏不倚。遇到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绝不能和稀泥抹光墙,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坚持正确,反对错误,不能因为关系好把错说成对,也不能因关系不好,而把对说成错。指鹿为马就会成为历史的笑柄。
五 做诚信之人。
“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知,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坦诚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人们相互依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石。人人都喜欢和坦诚的人交朋友,因为和坦诚的人在一起,会有安全感,不必心存疑虑。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忌口是心非,耍小聪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耍小聪明只会得逞一时,日后终究会被识破,到头来朋友离去,信誉尽失,那就后悔莫及了。
不讲诚信的人就是毫无信义之人,是小人所为,唯利是图,不可以与之深交。
六、做智慧之人
有人把这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聪明人,另一种则是小聪明的人。小聪明者看上去聪明,但用一种更深刻、更长远的眼光来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聪明,更算不上真正的智者,因为他们只懂得围绕一己私利去思考、去做事,他们经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去伤害他人的利益。这样的人,任何人在与他们相处的时候都会格外警惕,最终他们的生活圈子和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拥有大智慧的人,还知道下任何结论前都需要经过冷静的思考,所以他们不会听到一点点流言蜚语就去满世界地传播,他们会更全面地吸收他人的想法和意见而不会偏听偏信,他们虽然处事果断但又绝不贸然行事,不会毫无准备就去投入大量资源做那些没有把握的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