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冬至,你吃饺子了吗

(2010-12-22 08:27:42)
标签:

天长

冬至

南回归线

太阳

阳光

文化

分类: 史论/随笔
 
     冬天来了,真的,不信不行,这不,今天是冬至。
     冬至来了,太阳去了南回归线,今天是阳光最少的一天,
     冬至来了,阳光少了,光明也就少了,天短了,夜长了,今天是个极限,从此后,天就会一天一天长起来,一天就会比一天光明多起来。
    可是,我们都明白,冬至来了,冬天才真正开始,也就是说,大地散失的热量仍然少于太阳给予的热量,我们仍将在寒风中煎熬。身居北方,只能遥盼太阳,大地需要阳光,万物生长靠太阳。
    冬至来了,记得要吃饺子,吃了饺子,不冻耳朵,我们将顺利度过寒冬。

     冬至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殷周时以冬至前一日为岁终,二十四节气也以冬至为首。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有记载:“是日,家人团聚,备办佳肴,祭祀 先祖,往来庆贺。”至今日,我国民间仍比较重视冬至这个节日。台湾流传“冬节唔返有祖宗说之”,到了这一天,家家蒸九层糕祭拜祖先,由长辈叙说自家的“根”在何处。运城有“冬至过小年”的习俗,传说这一天吃饺子不冻耳朵。每年冬至这一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运城至今仍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以前,人们还习惯冬季自冬至之日算起,九天为“九”谚曰:“一九二九闭门厮守,三九四九冻破石头,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河水长流,九九八十一,黄牛遍地走。”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冬去春来,又是一年好景开始。目前,这种说法在黄河沿岸广大农村仍广为流传。

    冬至养生方面的注意事项—— 
    1 精神摄养——静神少虑 
    在精神方面要“冬藏”,即情绪平和、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为得失挂心,不为刺激激动,以养神为主。养神时要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心态。另外,注意仪容仪表,不同的场合装束要得体,心态年轻化,以振奋精神,增添生活乐趣。 
    2 起居养护——劳而勿过
    在起居方面也要“冬藏”,应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不宜进行过度剧烈的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各种机会适当运动。“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句谚语就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3 饮食调养——进补适宜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这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俗语。冬补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宜。可用各种鱼类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药人参、黄芪、桂 圆、红枣等,或做汤,或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后会使人储备更多的能量,增强免疫抗病的能力。但补多少、怎么补,要因人而异。
    4 药物相助——相得益彰 
    药物养生可以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此方面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除进行其他方面的调养外,有些药物是可以帮助其强身健体的。中老年人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
    5 疾病预防——防患未然
    冬至前后是感冒、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预防,遵循“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原则,适度锻炼,健康饮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