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夏第一山----首山

(2007-09-24 21:50:34)
标签:

人文/历史

河东

文化

分类: 河东旅游
    《汉书·郊祀志》第五上:公孙卿有札书曰:“申公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在运城解州打败蚩尤后,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
   首山,又称雷首山。在山西省运城市南。传伯夷、叔伯夷、叔齐于此山采薇隐居。春秋晋赵盾遇翳桑饿人灵辄之首山,亦即此山。
   《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在平阳府蒲州东南十五里,首起蒲州,尾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陆,北连解州、安邑及临晋、夏县、闻喜之境......延长数百里,随州郡而异名,一名中条山,一名首阳山,又有蒲山、历山、薄山、襄山、甘枣山、渠潴山、独头山、陑山、吴山之名。”
  首阳山之所以名闻遐迩,当与伯夷、叔齐有关。伯夷、叔齐乃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其父死,遗命叔齐继位,而叔齐认为伯夷是长子遂让位于他,伯夷却认为父命不可违,便逃跑了,叔齐也不肯继位而逃。
  武王伐纣,车载着文王的牌位行军。伯夷、叔齐叩马进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忠乎?”卫士欲杀之,姜太公曰:“此义士也。”卫士就把他们赶走了。
  武王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河后陈兵于牧野,殷纣王发兵70万拒之,奴隶阵前倒戈叛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了。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便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有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
  历代对伯夷、叔齐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唐韩愈、柳宗元都曾撰文称颂。惟独西汉东方朔不以为然,说这两人是“古之愚夫”,认为“贤者居世,与之推移,不凝滞于物。”固守灭亡的事物而不变,算什么贤人?
  站立山顶,远眺东方,只见霞光如涂,斑烂绚丽,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北望,巍巍太行横空出世,千姿百态;滔滔黄河奔流东去,一泻千里;南眺,中岳嵩山众峰插云,逶迤蜿蜒,。环视周围,沃野青翠,稼穑旺盛,充满着盎然生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