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饭

标签:
烧饭米饭白饭电饭煲zojirushi |
分类: 写食主义 |

(原文发布于2012-11-04 新浪博客,整理存档)
你们家的饭真好吃,买的是什么牌子的米?你们家的饭真好吃,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电饭煲?似乎每户人家米饭好吃与否,只和几种“牌子”有关。
喜欢吃田牧米,用的是Zojirushi,我承认品牌的力量,但不迷信。稻米的品种固然要紧,好的炊具也是必须,但烹饪的技巧更为至关重要,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先说说米。我常见到这样的争论:东北的同学说东北米好吃,南方的同学说丝苗米好吃。这不无聊么。在寒冷的地方,吃油汪汪的东北米,配热气腾腾的炒菜;你要吃个炒饭、煲仔饭、咖喱饭,那就得用清爽的丝苗米或茉莉香籼才好。做什么菜,配什么米。我们今天不说籼米,就说如何选择粳米吧。
一要看产地。无论是日本的越光米,还是东北的五常米,都是产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寒冷地区,稻米的成长缓慢,穗粒饱满圆润。另外需要肥沃的土壤,以及洁净的灌溉水源。
二要看品种。不管什么品牌的米,都是掺着卖的,好坏只在于比例。单说美国市场上的大米,田牧米主要成分是Kashihikari short grain,也就是传说中的越光米;红国宝主要成分是Premium medium grain;黄国宝主要成分是Calrose medium grain。一分价钱一分货。粳米中short grain相比medium grain,通常米饭的粘性和甜度都要好一些。
三要看碎米含量。碎米含量不超过5%时,米饭的品质较好。购买时注意一下标识,选择US#1的大米。
四要看含水量。新米的含水量高,但不易保存。陈米口感不好,往往是因为含水量少了。陈米表面通常灰暗并有失水产生的裂纹。
再来说煮饭。 我小学三年级开始烧饭,用钢精锅和煤气灶。灶头有一圈大火,一圈小火,需要点火,设备并不高级,所以更需要琢磨烧饭的原理。煮一锅好饭,水量、浸泡时间和温度控制是关键的要素。
生米煮成熟饭,米粒需要经过吸水、升温和沸腾的过程。如果米粒事先吸水不够,必需延长烹饪的时间,否则吃水不均匀,米饭容易夹生。但升温太慢,米粒的淀粉糊化,饭又易糊烂。所以首先要冷水浸米,水量恰当,浸泡的时间要充分而不过分。为了保证升温迅速,锅子的材料必须是能快热的,比如铁锅、铝锅、铜锅等。当米饭即将沸腾时,米粒差不多快要涨干水分,这是一种最佳的理想状态,要做到如此的精妙并不容易,每种米都有自己的个性,哪怕空气湿度的改变都会影响她们的心情。如果沸腾时锅内还有很多水,导致米粒长时间的翻滚,相互碰撞破裂,米饭势必失去弹性,不再颗粒分明。
水分吸干时随即调整火力,由大至小,开始焖饭。焖饭则需要锅具保温且传热均匀,同样需要导热好的材质,否则煮出来的饭,下层的米会比上层的米明显地要烂。 焖饭完成的一刻,记得用勺扒散后保温,这样即便底层的米饭入口时也应是松软可口的。

人们对于电饭煲的研究开发,几十年来都是在模拟“明火煮饭”的模式。
首先一个导热快速、均匀、保温的内胆是必须的。藤原纪香在《美味米饭》中嫁给了镰仓春日井米店老板的儿子,夫家的饭锅是厚厚的铸铁锅,份量重得足以吓死人。
其次是均匀的高温,现在流行的是IH电磁加热,直接对内胆加热,而不是仅仅通过锅底。这有点象农村的土灶,锅身是陷入灶内的,用的又是柴火。日剧中的南方仁, 从现代社会穿越到江户时代,曾感叹柴火烧的饭真是好吃。电饭煲的简便快捷与干净卫生,使得现代的人们不必再为拾柴烧火费神,但其局限性也使米饭失去一些美味的原香,这也许是现代文明必须付出的代价,也由不得人不感慨。柴火烧饭,所能提供的瞬间温度虽不及燃气,但柴草和土灶的设计,可以使得整个锅子被均匀地加热,才是炊饭的要诀所在。
再者,保持高温又要不让米粒翻滚,我们自然想到的是提高压力。普通的压力锅是不行的,无法恒温,便无法解决沸腾的问题,除非你喜欢吃烂饭,可以选择高压锅。
所谓“高科技”的电饭煲被设计成能提供30—40KPa的压力和110摄氏度左右的恒定温度模式,让米粒在不沸腾的状况下迅速被加热熟成,你说这饭怎么能不更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