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裹馄饨

(2013-03-06 01:52:42)
标签:

馄饨

荠菜馄饨

分类: 水墨.江南
裹馄饨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裹馄饨。馄饨是裹出来的,不同于饺子或包子,并无严密的接缝。汤汤水水的,不管胃口好或不好,正餐或点心,任何时候总是受欢迎的。
过去的儿童教育比较粗糙,还没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过,家里的小朋友多数也都是会裹馄饨的。因为上火灶的事情,总归有些危险系数,少不了摔碗敲盘,造成经济损失;而剥葱捣蒜之类的杂活,常常又令人不屑一顾,最后能做的,也只有裹馄饨了:稍需技术,又绝对安全。北方人那种全家围坐,其乐融融包饺子的景象在我家是从来没有过的,基本是我一手包办。因为简单,加之爱逞能,也不好意思有所抱怨。长辈亲眷问起在家有没有帮忙做家务,“馄饨全是我裹的”,口气大得简直吓煞人。
现在我周末也经常性裹上一百只馄饨,手脚利索点,一歇歇辰光就好。速冻起来当早点或宵夜吃。尤其是天冷,起床后要吃点热汤热水再出门身上才暖和。

饺子包罗万象,但凡想象得到的,都能作为馅料。不过馄饨不同,好吃的不过两样,一大一小既是。小的是小馄饨,大的是大馄饨。小馄饨裹入鲜肉,大馄饨裹入菜肉。菜也不过就是荠菜、青菜、芹菜少许几样。上海有家“金师傅馄饨店”,各类莫名其妙的馅料看到人头晕,馄饨的个头还大得有点憨。
其实呢,馄饨是面皮与荤素馅的完美结合,关键是比例,并不是说馅子越多越好。尤其是荠菜馄饨,是要放一点青菜的。荠菜摘洗干净,焯水挤干,细细切碎,这东西味道虽清香,但吃口老,容易塞牙,2:1地配上青菜才好。肉馅肥三瘦七刚刚好,多点还是少点,就要看个人口味了。葱姜末、料酒、油盐拌入,我习惯敲只蛋清在馅子里。放点香菇,放点冬笋,放点开洋,放点虾仁,都是可以的。但主角还是菜与肉。菜肉馅子可以适当多调点,少了尴尬,剩多了呢,裹完馄饨可以顺手做几个油面筋塞肉或者荠菜鲜肉百叶包。如果馅子所剩不够塞油面筋的,隔顿还可以烧只荠菜豆腐羹。
四方的馄饨面皮买来,裹入馅子,折一折,弯一弯,两只角轻轻搭牢,需要的话,可以蘸上一点水,很快的,竹篦上便是一排生的“元宝”。裹时不可太松,松了易散;也不可紧,紧了发僵。手指交替,留一点虚空在里面,下好的馄饨有一点鼓胀,漂于汤水里,不沉底,也不粘连。
水烧热。灶台边摆上海碗。海碗底摆好葱花。精盐几许,荤油一勺即可。考究点的,虾皮、榨菜、紫菜、蛋皮丝,也可稍许备些。冲入沸水或热汤,不妨宽些。随即,圆漏勺将下好的馄饨抄入碗内。吃口重的,加点白胡椒粉。
屋里人吃得差不多快要打饱嗝了,把多余馄饨下得稍微生一点,晾起,夜里烧点粥,油煎馄饨,蘸醋,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了。
裹馄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Biscuits与Scones
后一篇:Churros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