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water,please!

标签:
饮料碳酸饮料白开水加工饮料homemade |
分类: 闲言碎语 |

长今被分配到韩尚宫处做小宫女,韩尚宫让小长今每日给她倒水,却老也不满意。小长今猛然想起母亲在时,喝水前总要询问自己身体状况:肚子疼不疼,嗓子疼不疼。终于明白师傅的良苦用心:不要小看一碗水,同样可以对健康产生作用。幸而我也有这么一位母亲,小时候会分季节和生理状况为我准备不同的天然茶饮:荸荠水、黄芪水、红糖水、蜂蜜水、甘蔗水、绿豆汤、酸梅汤、菊花茶、大麦茶......
我们那个时代,除了盐汽水和橘子水以外,也实在没什么摩登“饮料”可供选择。等可乐、雪碧之类的涌入市场,我的饮食习惯,似乎已不能迎合那些罐装的东西。当红茶、绿茶也被装进塑料瓶,这还能被叫做“茶”吗?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带一罐茶叶去上班。没有好茶的地方,宁可喝白开水。
咖啡,让我心跳加速,夜不能寐,通常只是清晨来一杯解解乏。
果汁,甜度太高,宁可去啃看得见模样的水果。
汽水,其它大部分碳酸饮品的糖分过高,乃至奥巴马会考虑征收“汽水税” 以帮助美国人民减肥。
好喝的水清活甘冽,尤其是泉水,地下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而洁净,同时富含矿物质。
泡茶则一定要用软水。每升水中含有>8毫克钙、镁离子的称为硬水,<8毫克的称为软水。但硬水煮沸后,所含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经高温分解沉淀,在水壶里形成 “水垢”,硬水便成了软水。
古时没有工业污染,清洁的江河水、山溪水、井水,甚至雨水和雪水,也可用来煮茶。四季之中,尤其以秋水为上,梅雨次之。
我能喝的,大体就是热茶、热汤和白开水。但也并不绝对。
有些食物,不搭配饮料,还真不容易吃下去,比如汉堡薯条和可乐的关系。你让我一边吃薯条,一边喝榨菜蛋汤,我也没法咽下去。好在一年也吃不了几个汉堡,喝不了几次汽水。
吃饭的地方,也稍微喝点酒。餐馆的服务生总会在第一时间问候你要什么饮料。中国的女生总是点果汁或椰奶,显得好温柔。我还是习惯要杯酒,不能让果汁或饮料破坏了味觉。橙汁配牛肉,我也实在吃不下去。德国香肠得配啤酒。吃螃蟹时边上也是要放一杯花雕的。 Food & Wine,佳肴傍美酒是一种享受。何况点一杯酒,如同付小费,自己的习惯固然重要,也需入乡随俗,适度考虑一下环境与气氛的搭配 -该开香槟的时候,你举一杯牛奶,难免有“植入广告”的嫌疑。如果宴后需要开车,起码要一杯天然气泡水。
饮食饮食,饮为先,可见“饮”之重要性。
儿子在婴儿时期,曾拒绝喝白开水,一直被我校路子,培养良好的味觉习惯。你跟他讲大道理,他也听不进去,民主社会,此事也不能太过强求。去餐厅可以稍微放纵些,但家里基本不买乱七八糟的加工饮料和食物 - 希望他和我一样,因家庭的饮食习惯而终身受益。
饮得自然,饮得恰当,多数时候,just water, please!
前一篇:熬高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