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可奈何撞车时

(2010-04-25 23:53:43)
标签:

杨舸

广告

创意

长虹

飞利浦

撞车

交通

抄袭

套用

赵宏

同盟广告

文化

分类: 创意-灵感踢踏

无可奈何撞车时

作者:杨舸

 

 创意人员很怕创意撞车,一旦撞了,有时候可真说不清楚到底是谁撞谁的,这可不像交通肇事,前车没有变道,好好在那儿开着呢,你后面撞上了前面的,当然是全责。可创意没那么简单,即使你先出街的,还说不准有更早出街的,即使你晚出街的,也不一定是抄袭,也许只是不小心撞上的。但说不清楚的时候,就有人说你有抄袭的嫌疑,尤其是你晚出来的时候,要真是不小心撞上的,人家如果硬要找碴,也难免要赔上你的声誉了。

 在我刚做广告的90年代初时,就曾经看见过报纸上有人在自己的广告上大段抄我的文案,一句标题也就算了,说不定咱也套用了个流行语,毕竟一句话,比如说“女人像花”一样,恐怕还真不知道原创是谁,也不知道有几亿人用过了,你再标准设得严点,还真连成语都没人能用了,大部分都有原创的,这也不过是借用而已,还算不得抄袭,当然也算不得撞车。这汉字大部分都是仓颉老爷子造的,要咱都是抄的,好嘛,别写字了,都抄了那么多年了,谁也不能当真追究不是。但是那段文案我自己写的呕心沥血,你一字不差的,还真不能说是创意了,这套用也套得忒那个了。当时看了只是扑哧一笑,倒也真没想过去追究,还觉得自己的文案还有人欣赏拿去了,心里挺得瑟的。哈哈。

 后来也见过几次,有的估摸着是真抄,有的或许是真撞,也没太往心里去,即使是真抄,估计他心里的难受也够他喝一壶的,不见得比我痛快。

 等到自己也跟人家大大地撞一回了,才觉得,这撞车,还真是容易的狠。

 那是1年前,有朋友告诉我,看见一条飞利浦的广告,大概是国外做的吧,从网络上查,好像是0708年才出现的,跟我们公司给长虹做的广告撞上了,我们那条是非典流行时做的创意,非典是02年末广州开始,03年全国蔓延,那时我和另一个同事赵宏正在绵阳为长虹做广告呢,因为非典,我们俩还一个月有家不能回,而上海创意部同事则在一起想创意,也忘记了那是谁先想到的点子,不过,从时间上看,应该是飞利浦撞了咱们的。

 两条片子还真像,不得不说,因为时间长度的关系,飞利浦那条表现得更加明晰充分,执行品质也好过于我们,老外的演出也更加到位。想来老外不至于抄咱们的吧?谁知道呢?感觉应该还是撞车。其实当表现电视逼真时,很容易想到真假不辨撞上屏幕玻璃什么的,类似的创意其实不少,什么动物撞上屏幕啦,这两条电视机广告,虽说一撞玻璃一撞屏幕,想法还真类似,放在一起,还真是觉得撞得挺有趣,想必应该这手法也早有人用过,也说不定飞利浦还更早出现了,只是进中国晚,嘿嘿,这下撞得可有点哭笑不得了。

 被动撞车呢,是意外,叫人郁闷。

 主动撞车呢,是找死,叫人丢脸。

 还有一种更好笑的,在广告圈其实也很容易发生。就是曾经看过的经典广告,但忘记自己看过了,在某个创意的时刻,突然“想”起,原因是早就潜入了潜意识,想起时,竟然以为是自己的灵光闪现,那就好像梦与现实不分了,这样的事情,则是心理学家的研究课题了,跟道德无关,跟疾病有关了。

    有些相同,已经不能叫做撞车了,只能叫做没有创意,就像将女人比喻作花一样。其实,作广告也不是每一次你都要与众不同,要不然你干脆连成语都不要用了。我看,很多的产品DEMO,就差不多,也没人跳出来说你抄他的,原因是这手法,也不知道多少人用过了,谁也不必谁更有原创。不过,要真是每一个DEMO都原创,创意人大概也离殉职不远了。

 如何避免撞车?

 创意部讨论时,至少两人以上想到的创意,很容易撞车;

 第一波想到的创意,很容易撞车;

 比稿时因为大家拿到的客户简报一样,也很容易撞车;

 飞机稿很容易撞车,因为飞机稿通常跟市场无关,总是喜欢回到产品的原点,比如,方便面,消除饥饿,这样的策略在实际中不太有,在虚拟状态容易出现;

 平时创意看得不多容易撞车,看得过多也容易撞车,呵呵;

 思路不开阔,容易撞车;

 完全听从客户的创意,容易撞车;

 ……

    这里不说如何“故意撞车”,这个需要在电视里的“道德”类节目中讨论。故意撞车,也许没有人有证据,广告圈里没有交通摄像头。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一旦你自觉侥幸,下次再来,那你就走上了不归路。如果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年头很多人都这样,虽然你会很成功,即使历史留名,早晚有一天也会被人翻出来。

    如果是很有名的广告,世界经典,你不小心撞上了,千万不要告诉人家你是撞车,没人会信你的,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吧,谁叫你看的不够多的!唯一的自我安慰是——嘿嘿,我也想出了世界级的水平,继续努力,下次早晚让“经典”撞上我而再也变不成经典了。

 要是真撞上了,还不幸同时出街了怎么办?这时候拚的只好是客户的速度和钱了。谁投放早,谁就是胜者;谁投放多,谁就是胜者。

 要是跟很多广告撞上了,怎么办?那是你太没创意了,这样的广告,仅仅是广告,不是创意,因为太多人想到了,千万别承认这是你做的就行,要是再拿去评创意奖,还是嘎纳之类的,那就是得去拜访一下心理医生了。

    说了半天撞车,驾驶员同志别误会。这交通事故跟创意事故还是不同的。交通事故,你是不按照常规就很容易撞车,而广告创意,则你如果是按照常规就会很容易撞车。

    创意人,请小心驾驶!

 

    长虹广告视频&飞利浦广告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