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朋友的话,我看了《千里走单骑》,效果很不好,灰灰的,这与里面沉重的寻找很相似,看到镜头中的丽江古城,离我上次去已经快一年了,记忆中的那些青石板,被游人如织踩得光亮,升起一股怀旧被人工堆砌的悲伤。不过我更喜欢石头村,那里还善存着自然的野性与荒凉。
健一终未露面,却在信里对爸爸说:“想用真实的面孔与你说话...”,人生的真实往往难以穿透,活着的面具又何等的沉重?以至于健一父子终以未能相见的结局才化解了亲情的疏离。
距离的荒漠流淌着一条心河,两岸的孤独才隔着时空得以牵手。健一就是力求用真实的面孔与自己说话,才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语境中,才会独自仰望玉龙雪山久久无语,那种一人独往的孤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自由的流放?父亲在儿子曾流放过的土地上拥抱了一次真正的拥抱,可不想就在那个晚上健一已经去世了,这重复着的两副父子的足迹,终于历尽重重磨难在儿子彻底通往天国的路上重叠了。
李加明蹲在地上的痛哭,不知哭醒了多少深藏的爱?虽然大爱总无形,可当我们突于言表时,爱就会像健一爸爸的爱一样被搁置在生死的遥望里。曾几何时,我们都已忘了哭,忘了大声的呼喊出我们心底的渴望,忘了给孩子一个吻、给父母一个拥抱。
戏的末尾为李加明伴舞的那几个穿着刑服的男人的身影久久在我的心里晃动着,监狱里的一场表演,强烈得刺眼,我想它不只刺痛着拥有自由生活在高墙之外的世风,更刺醒了这群心头曾经沾染过罪迹的男人的心,在孩子无邪的眼神面前,台下的犯人们都落泪了,《千里走单骑》又何止是唤醒了李加明,它唤醒的是深藏于人性深处的父爱情节。
这是一段充满哲思的独白,用一股从未出现的孤独为线索引领我们的自问去寻找,寻找交错的足痕,更是学会感恩盛开在角落里善待开垦的流年,用已造成的遗憾,警醒我们爱的盲点,在生活的四壁上多留下些爱的记号。所以,健一不出现恰恰是把爱的局限投入到一种未知的空旷里,那个想拆下面具的男主角在镜头背后本是一个赤条条的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