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录》十八 步法(译文解析)

标签:
拳法拳经少林寺武术嵩山 |
分类: 其他 |
《手臂录》十八 步法(译文解析)
鸭踏步:敬岩法也,蹲坐而行,其形如鸭,短枪神境也。彼将发圈里枪,我即开步于左,以脱其扎,而用诸手法。
连枝步:倪、石俱有,长、短枪同用。左足不离地而进,后足随之。回马从右进,后踮从左进,此从中进。
随手步:扑鹌鹑所用,大意似骑龙,拗步也。
影手步:有口授。
步法至此,百尺竿头矣!
以上马有沙无。
后踮步:敬岩法也,圈里进最便。
挈[qiè提着]
救步:倪法,前足被钉,以此脱之,只退后。前足无故提松,最是大病,一被钉住,更难落实,急退后足以救之。
蹔(同“暂”)步:倪法,黑夜不可平步,只用此。
影脚步:倪之沙家法,足从枪下而进,乃不受伤,亦名“十字步”。
十字步:说见前。
剪刀步:倪之沙家法,进退常用,杨家尤甚。
虚脚步、鸭脚步:俱有口授。
四门枪步:倪之沙家法,用“白猿拖刀势”,左足不落实,谓之四门枪。落于前则为正势;落于后则为退势;落于左,右足用后踮步,成顺单鞭;落于右,退右足成“骑龙势”。----竿子之总要,故曰“沙家用在足”,短枪不用此步。
沙家以四门枪退法为枢要,妙处在此,病亦在此。妙在于活,病在于松。盖退乃长制短之事,长对长而用退,则松矣。
骑龙步:回马丢足而成。
以上沙有马无。
译文解析
鸭踏步,敬岩常用的步法,蹲坐行走,样子像鸭子,可谓短枪如神的境界。敌要向我圈里扎枪,我立即闪步向左,躲避敌扎,再用相应的手法。
解析,鸭踏步,要蹲坐行走,后脚向前脚迈进,即今之盖步。
连枝步,倪觐楼、石敬岩都用这步法,长枪、短枪皆可应用。左脚不离开地面进步,后脚随左脚而行。回马步,左脚要从我方右侧迈步,后踮步,左脚要从我方左侧迈步,而连枝步是要从中间进步。
解析,连枝步,即今之滑步。
随手步,鹞子扑鹌鹑势中用到,大概意思类似骑龙步,是拗步。
解析,后手与后脚同侧而上步,步法辐度比骑龙小。
上述步法都能掌握的话,也就够用了,这些步法,马家枪(指石敬岩改造后的马家枪)有,沙家竿子没有。
后踮步,敬岩所用的步法,向敌圈里进步最方便。
解析,这一步法名称今天仍在沿用,即后脚从后侧向前脚迈进。
挈脚步,金鸡独立时应用。
解析,躲避敌下部近扎时提起脚来的步法。
救步,倪觐楼所用步法,前脚被敌枪钉紧,用此步闪避,只向后退步。前脚无缘由的虚贴地面,是最大的弊病,一旦被敌枪钉住,前脚也就很难再贴紧地面(前脚不落实,无法蹲坐发扎),只能迅速退后脚以救前脚。
解析,也相当于今日滑步,是后退的滑步,先退后脚,再退前脚,在今日拳击上广泛应用。前脚不要故意的虚步,一旦敌枪扎前脚,就无法踩实地面,也就无法革扎。
暂步,倪觐楼所用步法,黑夜里不要平步走,只能用这种步法。
解析,平步指的是滑步,因为夜里路面看不见凹凸,故用踩踏的步法行走。
影脚步:倪觐楼的沙家竿子步法,脚要从我枪杆下进步,才能不受伤害,也称之为十字步。
解析,用枪杆遮住两脚,那么两脚与枪以及两臂基本都在同一直线上,是防止敌枪钉我腿脚。枪为横,身为竖,加起来即十字。
十字步,见影脚步。
剪刀步,倪觐楼的沙家竿子用法,前进后退经常使用,杨家枪应用的最多。
解析,现代枪法也用剪刀步的名称,但意思可能与明末不同。按吴老的意思,剪刀步类似常人行走的步法,今之八极枪里应用很多。
虚脚步、鸭脚步,都有口授诀。
解析,虚脚步即前脚虚提,鸭脚步不知是否类似鸭踏步?
四门枪步,倪觐楼的沙家竿子用法,用白猿拖刀势,左脚不落实,称作四门枪。左脚回到前面,是正规姿势;回到后面,即是后退的姿势;回到左面,右脚用后踮步进,即成作顺单鞭;回到右边,退右脚成作骑龙势。这是竿子的大略精要,故尔称沙家枪法用在于脚,短枪不用这类步法。沙家以四门枪退法为核心,妙处在这,弊病也在这里。妙在于脚步灵活,病在于整体松散。后退是长枪降制短枪的情形,但长枪对长枪也要用到后退,那就松散了。
解析,短枪用不着。
骑龙步,即回马步不上前脚只是后脚的步法。
解析,骑龙步应用很广,尤其是闪避敌枪之时。
上述步法沙家竿子有,马家枪没有。
传统文化交流qq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