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石油,就不能不提起大庆(组诗)
(2010-04-21 11:36:34)
标签:
《地火》杂志2009年第三期 |
分类: 原创诗歌 |
说到石油,就不能不提起大庆
大庆。就像队伍里班长的乳名
被兄弟们在庆功宴上,端着酒,敬着、追着
这种随口都能喊出的名字——
听着和叫着,都觉得亲切
大庆住在中国版图的东北
我扎根在祖国的西北边陲
两个并肩作战的兄弟
为另一场战争,不得不匆匆分别
我们只是用一种习惯的方式
在操场上,队头队尾,留下深情地一瞥
——火车一列向东,一列向西
一前一后的履历,都有荒漠清晰的背景
都有一种叫做石油的物质
让我们长期驻守。身体里聚集的铁矿质
像生命每天必须的水分。黑色磁场产生的引力
比洪水持久,比火焰温柔……
我在天山以北的地方想念大庆
大兴安岭的雪,落得比往年慢了许多
历史给铁人,作了负有生命的注解
是石油人一辈子都崇尚的称谓
真正的铁人,是不会死的
王进喜。是在一个特定时期
用他依然脆弱的肩胛,扛着沉重的旗帜
走在了成千上万个石油大军的前面
尽管大庆的岁数比克拉玛依略小
我们却心甘情愿地,尊他为石油老大哥
一个时代过去了
他的辉煌还在,他的精神还在
松辽平原最醒目的高度
至今让我们累到脖子酸痛
我们提到大庆,提到铁人
是因为石油的颜色,与钢铁最为接近
是因为他豪迈的誓言,让共和国的脊梁
有了最坚实地支撑——
没去过大庆。即使克拉玛依原油上产的记录
一再被刷新。我们还是排在大庆后面
——只能望其项背
不知道大庆黑黑的土壤,除了种植石油
还种些什么?比如历史提到过的
大豆和高粱。我们这些年
让新疆富得,除了一黑,还有一白
黑的是石油:我们生活的主要收入
白的是棉花:大农业开发最关键的门票
大庆、华北和克拉玛依
除了石油,高产的还有诗人
——报刊上见面,网络上聊天
咽进去和吐出来的方块字
一笔一划,都摆脱不了雄浑的气势
大庆地底下的原油储藏丰富
大庆地面上的土壤,能一把攥出油来
我向往大庆,希望有一天能去那里
拜谒一次铁人,听他操一口纯粹的陕西话
对我这个依赖石油写作的西北汉子
再一次说出电影里的台词:秀才!秀才!
知道萨尔图,是一首诗和一部电影
列车沿东北大地一路驰骋
到处是空旷地,感觉到不了尽头
我清楚克拉玛依的一号井
基本上不出油了
却不清楚,奠基了大庆的第一口井
是不是也成了一种象征
人拉肩扛的壮举,现代人感觉困惑
艰苦奋斗的精神,共和国感觉振奋
我们看电影,除了娱乐,还自觉或不自觉地
接受着教育。电影里逼真的情节
让我体会到,石油创业的真实
尽管那时候我还小,能够被我记住的场景
断断续续,已经不再连贯——
一个抛掉拐杖,跳进泥浆池的形象
连环画有,宣传画也见过
只是不相信真有这么个人,带着一群不要命的
充当肉体的搅拌机
像一块带着高温的铁……
不知道萨尔图,是不是当年会战的旧址
不知道今天的大庆,是不是
坐落在寒风料峭的风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