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唤醒沉睡金曲的《金曲捞》,更给观众重新认识标签歌手的机会

标签:
纳兰惊梦金曲捞综艺节目真人秀音乐 |
分类: 纳写综艺 |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49449759/641
纳兰惊梦/文
能够唱红一首歌,显然是每个歌手都是梦寐以求的心愿,这也就意味着有代表作傍身,有听众的认可与肯定。纵观华语乐坛至今,从来就不乏凭借一首金曲大红大紫的故事。从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到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从蔡国庆的《365个祝福》到林依轮的《爱情鸟》,从毛宁的《涛声依旧》到沙宝亮的《暗香》,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像第二期中最后一个登场《永远有多远》的原唱黄品源,他最被记住的金曲就是那首《小薇》,至于要再多说两首耳熟能详的歌来,似乎还真有点困难。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49449767/641
对于歌手来说,有这样一首代表作的确是具有辨识度的重要关键。只不过通常存在的矛盾现实是歌手往往也容易被一首大热金曲贴上了标签。就像李圣杰在《痴心绝对》走红以后,各地商演活动等被要求唱这首歌,据他自己不完全统计至少超过6000次以上。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49449769/641
至于以《暗香》所大众所熟悉的沙宝亮,更是将这首歌一唱就是十数年:谁都不曾否认沙宝亮实力唱将的能力,但奇怪的是始终未能突破这个标签局限。以至于在不久之前的《吐槽大会》上沙宝亮还被蛋蛋吐槽“当花瓣都离开花朵,宝哥你为什么就离不开这首破歌?”估计当时如果有OS的话,沙宝亮内心肯定是: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49449743/641
都说现在的影视作品流行卖人设,其实在流行音乐圈中卖人设早就不是稀罕事。像在《金曲捞》第一期的梁咏琪,最早的人设就是“玉女掌门人”,所以歌曲曲风都是偏青春活泼类型的,至于蒙尘金曲《沉迷》未获得积极反响的重要原因,也就是曲风与她原本的人设不对路,没有获得粉丝的共鸣。张信哲被称之为“情歌王子”,他的歌曲也多是有关于爱情的小品,很难想象歌曲抽离了爱情主题的张信哲会是怎样的情形。一首热门金曲从诞生到被广泛传播,本身上就是音乐人设被大范围接受的过程,一旦粉丝们的思维和认知被定势,那么歌手的确就很难能够摆脱标签的局限。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449449733/641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金曲捞》除了给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被普罗大众所的蒙尘金曲一个重见天日的机会,更是给了观众重新认识这些标签歌手的机会。譬如在《金曲捞》第二期中登场的黄品源,由于他的代表作《小薇》本身属于曲风纯真自然,通过运用简单的歌词配上清新的旋律,鼓励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