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秦帝国2:缘何博得《人民日报》青睐

(2013-10-05 10:12:13)
标签:

大秦帝国2

甄嬛传

纵横

人民日报

纳兰惊梦

分类: 纳写电视剧

大秦帝国2:缘何博得《人民日报》青睐

    纳兰惊梦/

前不久《人民日报》就在后宫剧、穿越剧、玄幻剧等过度消费历史的娱乐背景下,对红极一时的热播剧《甄嬛传》发表评论文章很是一番批判,矛头直指宣扬“以恶制恶”的错误价值观,把人性的恶面无限放大,缺乏历史感,忽略了作为公共媒体应当承担的舆论教化责任,片面迎合市场的低俗趣味。除此之外,《人民日报》还拿了《大长今》和《大秦帝国之纵横》作为正面范例对比,称《纵横》以正面的历史观,正大的历史气象和厚重的艺术气质开拓了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境界。

 

大秦帝国2:缘何博得《人民日报》青睐

被《人民日报》这样一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的媒体点名表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同时对于同行来说又是一件“拉仇恨”的事儿,尤其是在枪靶对象是那么炙手可热的《甄嬛传》。难免保不齐有众多粉丝摇旗呐喊“反正本宫觉着《甄嬛传》是极好的,宫斗场景甚是精彩,私心窃想若能也演上一角定是极好的。奈何时运不济,未得宠幸。想来如能再拍个续集一看,倒也不负恩泽。”粉丝心态如此,也是合情合理。但作为肩负公众舆论导向的电视媒体在追逐收视率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是不是就一定要唯市场是从,放弃电视艺术本身的价值取向呢?市场效应就一定和价值取向不相容于斯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两全其美的收益显然要比单方面的获利来的困难,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有许多电视台在面临选择时便推言“此事两难全”了。说到底,作为媒体就不能干一边数广告费数到手软,一边还抱怨“现在观众就这口味爱看这些你说怎么办”的事,这属于典型的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穿越雷剧,抗日神剧为何越来越离谱?难道真是观众惯出来的吗?你电视台不买这剧不播这剧不就没这些事吗?

 

大秦帝国2:缘何博得《人民日报》青睐

《大秦帝国之纵横》播到现在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按照原著按照史实一成不变的搬上了电视荧幕,其中也有不少大胆的改编与创新。但个人认为,作为一部历史正剧,《纵横》尽可能完整忠实的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并且在这片社会土壤之上生长了符合当时社会性格的历史人物。而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时代烙印,又给予观众对于那个时代最直观的感触与理解。譬如在该剧开篇,新君嬴驷庙堂运筹,扫除隐患,巩固新法正是铺陈着秦国由弱及强的过程,在当时“唯天及祖宗家法不变”群雄争霸年代很是具有代表性,春秋战国多少国君因变兴因变亡,而秦国也最终因为“变”奠定了统一的基业,而这个“变”也给了观众对于历史兴亡最直观的了解与认知。 

大秦帝国2:缘何博得《人民日报》青睐

对于《甄嬛》之“批”和《纵横》之“褒”,除了粉丝骂娘之外我们是不是可以多想一个为什么?至少纳兰觉得《纵横》和太成功的历史正剧都证明了市场和口碑并不是天敌。多几部影视精品,会让整个创作环境和市场能够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这才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陈数与赵胤胤:平平淡淡才是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