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惊梦/文
再过几天《赤壁》(下)就要上映了,由于其他几部强势贺岁档的“让路”,众多行家都十分看好《赤壁》(下)的票房。毕竟上部四天就破亿的纪录在华语电影史上的确是一个不朽的传奇。但事实上,也有不少人质疑《赤壁》到底是为中国人拍的还是为西方人拍的电影——整部电影中,有着太多“好莱坞造”的痕迹。而在《赤壁》(下)中,吴宇森更是“变本加厉”,把如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情节变成了诸葛亮凭借“多年的种田经验”预测风向终会改变;而“曹操败走华容道”和“周瑜打黄盖”的三国经典情节都在《赤壁》(下)中消失无踪。反倒是出现了林志玲饰演的小乔独闯曹营,孙尚香“女扮男装”到曹营当奸细。这情节改的,比“给它起个荆楚的名字,就叫它萌萌吧”更雷——谷歌地图再虽然能够复原当时的荆楚之地原貌,可也解释不了为啥“萌萌”这个名字为啥有荆楚特色。

(这张图就约是当时所谓的“荆楚之地”,你能找到任何跟“萌萌”有关的因素吗?)
据我所知,有不少热衷于“三国”的朋友,会通过谷歌地图搜寻当年火烧赤壁的风采——谷歌地图甚至能清晰地反映出当年赤壁的地形地势、山川河流的走势等细小环节,让人依稀能够从中领略当年古战场的风采——甚至光看这张图,任何人都会认为曹操原本必胜无疑。除去本身的兵力不说,从江陵出发的曹操大军显然比孙刘联军距离战场更进,这也就意味着补给更及时,修养也更加充足,但事物就是如此弄人。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赤壁大战发生于农历十月,也正是遍吹西北风的时候,在谷歌地图上我们也可以轻易地看出曹操占据西边,而孙刘联军在东边,这也是曹操事先根本就没想到孙刘军会使用火攻的原因,这一点即使到今天我们在使用谷歌地图的时候恐怕得出的结论也是在冬天里不可能刮东风。

然而,所谓无巧不成书。在《赤壁》下集中,诸葛亮凭借“多年的种田经验”预测风向终会改变,于是就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赤壁大战,也就有了后来的三足鼎立。且慢,其实当时有一种可能是不会最终发生三国鼎立的,而这个情节在《赤壁》下集也被删减掉,我个人觉得相当可惜,这就是“曹操败走华容”。

史实上,曹操在赤壁大败之后,一路从乌林被诸葛亮设计的埋伏打的灰头土脸,而埋伏的最后一关,正是离曹操大本营不足50公里远的华容,这一点在谷歌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而镇守这一关的,正是关羽。可以说,华容道是可以杀曹操的最后一关,一旦错过曹操自然就逃回了大本营,可谓放虎归山。只可惜关羽念旧情,还是将曹操给放走了,这也成为后人每每说到此处的遗憾。而在《赤壁》下集中,把“走华容”这么重要的环节给省略掉了,实在是不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