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
豆
沈天鸿
豌豆在无人喝彩的田埂上开花
四月的风中溢满
生命的凉意
豌豆不能止住脚步
它在它的花上匆匆行走
豌豆的花呈蓝色
动脉般跳动,雨落下来
动脉被切开、滴落
豆荚紧闭,等待着、孕育着
不可克服的受苦的种子
豌豆的影子里满是阴沉的水声
豌豆在它的花上走到了尽头
豌豆是个穷人
除了自己的花一无所有
1989.4.12 雨夜
七星宝剑:
这首段诗单行道地给我们一些生命的启示。我说的单行道是想说作品一个字的多余都没有,干干净净地表达了一种可以称作是情操的东西。相信你读到最后两句眼睛会和我一样一亮,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
从技术上探讨这个小作品,我发现它并不是仅仅有最后导出的结论才使人彻底震撼,而是在不断的推动中自然产生的效果,诗一开始就在“动”,修饰词的“无人喝彩”作为定语统领了整个作品的基调,就是“无需喝彩”,“开花”这个动作,直接照应了最后的“除了自己的花一无所有”或者说最后这一句是对“无人喝彩”的最终诠释,注意,由此开始的开花动作,一直是动的,没有一句不是动的,即使在中间段的描述,还是在动中,“它在它的花上匆匆行走”、“豌豆在它的花上走到了尽头”夹住中间很形象的描写的一段,结论很简单而深刻。这里面如果还有时间,我想请你注意他几个词的运用,是整个小作品丰满起来的原因之一,比如“溢满”这个词,它把整个生命的“量”充满了,比如“凉意”这个词,它悄悄地扣向后面的“受苦”和“阴沉的水声”,以及最后的“一无所有”。再比如“走到尽头”这个词组,既是行动的终结,也是“除了自己的花一无所有”的前缀。
有一些人的作品是无法学的,在我看沈天鸿作品是无法学的,只能从中体会它的奥妙以增进自己的修养。我们分析和体会这些作品,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拥有这样的手段如此层层推进地走到完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