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星宝剑《我读<我和世界>》《 项羽 》《在雨天里》

(2008-07-20 23:36:54)
标签:

文学评论

转载

文化

分类: 文学评论

     项 

 

血 总要回到血的深处
乌江空濛的月色
在涨到齐脖颈的血中殷红如梦
若水楚歌
曾渗透灭秦的
轻描淡写岁月

 

埙鼓如叩。你朝自身的死亡
微笑。起舞
英雄穷途末路,再不逃亡
乌江亭长在芦花深处垂泪
扁舟自此夜夜空载烟波

 

血,总要回到血的深处
至死不悟
是英雄无可选择的本色
刎颈以谢故人
现在,是听汉王发哀
坐看云起的时候
你最后一缕笑容
淡然若雪

  

         1988.3.15

 

七星宝剑:

    以“血总要回到血的深处”起笔带起的第一节,高度凝炼地描述了一代霸王落幕的情景,而“轻描淡写岁月”是一种反衬,将跃马横枪,沙场血战写尽。

   第三节两个地方需要提醒,一是“至死不悟”,这句话在这里变成不是贬义而是决绝;其次是“故人”,故人在这里不是江东父老,而是与自己一同斩杀战场的战友,所以,前面的“埙鼓如叩”,叩开死亡之门,成为必然的哀歌。最后一处读者可以不去管它,也不知是无意巧合还是作者有意安排,那就是最终的“淡然若雪”。以“雪”谐住“血”字,将反复强调的“血总要回到血的深处”衬得更加殷红,如果用古典诗词的术语,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暗韵”。注意,从“雪”可以直接回到开始的“血,总要回到血的深处”开始再读一遍,你就可以领略到第一段的“轻描淡写”恰好和最后的“淡然若雪”成为呼应或互映,这,也是无意巧合?

 

   在雨天里

 

我在听雨的状态
雨在午夜从地底长出
像一棵棵瘦弱的玉米
(一个小男孩
二十年前奇怪的想法)

 

我常常被允许回到渔船上去
尤其是在雨天
在午夜
风中传来叶子真实的声响

 

我努力想把玉米再数一遍
计算
它能够我再吃多少天
雨就在那时停止

 

一粒也没有剩下的
是那些二十年前的玉米

 

             1988.5.12

 

 

 

七星宝剑:

 

    要郑重提示的是:最后“一粒也没有剩下的/是那些二十年前的玉米”这里面也包括了二十年前的雨。时空倒挂的精致小品,头和尾是形式,内蕴力在中间两段,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在此表现得相当明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