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星宝剑《我读<我和世界>》《 荆轲》《水上人语》

(2008-07-19 09:53:15)
标签:

文学评论

转载

文化

分类: 文学评论

       荆 

 

风已萧萧,易水扔在后面
现在你确切地知道
你在这里,无数个这里
万物悬在头顶
你走过的时候月亮细水长流
地图合上或是打开
那把匕首总在上面

 

沿途翠绿色叫做树木的东西
一一闪过
真正的人生又黑又冷
死亡的风暴从胸腔中吹出
天空犹如一块
倒悬的石头
而你束手于袖中
在马上看天
在马下看地
那把匕首总在上面

 

从自己回到自己
你把一生的心事一层层剥掉
最后只剩下那把匕首
匕首的天籁
从来只可独听

    

              1988.3.16 雪后

 

 

七星宝剑:

 

   天才诗者的再次出击。如果你忽略了最后两句(你坚决不会忽略)那么你可能就不会体会到这是借荆轲的故事在说自己的感慨,这就是我在书上毫不犹豫地写下“我从来没有见过一首写荆  轲的诗歌能够如此彻底地进入自己”的原因。从荆珂到荆轲,从荆轲到我,从我到荆轲,从我到我,整篇不着一个我,却分明处处有我。其中,“那把匕首总在上面”的反复强调,揭示了事件本质的虚空。还有,你不能忽略“束手”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写尽了荆轲的无奈,写尽了事件的苍凉。以叙事的方法介入,以描摹的方法行文,个中除了最后一句属于议论外,各部分各句都触手可及。

 

       匕首的天籁
       从来只可独听

 

   实在太彻底了吧?如果你读了一遍,我建议你再读一遍,你会猛的(可能不是缓慢的)发现,最后一段很明白的在说,“图穷匕现”的匕,正是“穷”,正是“独听”的“天籁”。

 

       水上人语

 

空荡荡的水上
我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这是子夜
有人说话,痛苦,困惑
好像一种野兽的嚎叫
跌进陷阱的那种声音

 

是谁?谁赤脚站在水上
抑或沉没在水底?
出来!你出来!
我大声喝斥
细听,一切归于歇斯底里的沉寂
今夜月明

 

我复又走动
那声音复又出现
好熟悉
什么样的东西让它裸露?
汗毛倒竖
那声音遍及这世界
所有虚构的水面

 

            1987.3.28

 

 

七星宝剑

 

   我原来以为这声音无非来自体内,来自自身,来自一种幻觉的寓意;我原来一直在读的时候都是在想,有必要那么细致的说水上人语的现象么?我觉得如果是我来写,我会停留在“独语”这个层面。我在打到最后两行的时候猛然发现我们是上当了,原来他根本就不是要写什么水上人语,他要写的是整个的虚构层面以及整个的“人语”。可能这里还要注意最后一节的“我复又走动/那声音复又出现”的暗示,可能并不仅仅是我动了对方才动,而是我不动对方也在动不过我不能察觉,而我动变成了对对方动的反映——只要我们在动,那些痛苦和困惑就都在动,如果我们大声喝斥,那些东西就“归于歇斯底里的沉寂”。抑或我们自己便在此茫然世界陷入困兽的嚎叫。

   这首诗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沈氏用诗歌来思考哲学所不能触及的一些问题,此后,沈氏诗歌逐渐定位在哲学的诗歌,而不是诗歌的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