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宏]微言偶拾(4)
标签:
36丽江“二&bull三”大地微言偶拾 |
分类: 雪山书院——历史天空 |
37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5SeMAAVSibAOjeQzoOzyG9GmZdqLPR9XHPfdLGRS2sWCf1mKEuEzAhbbKmywkhEyQ96lq4EUuIvRZwEhCXVvog/640?wx_fmt=jpeg
38
39
40
41
白鹤要飞隐云层里去了
白云是白鹤的家呀
白鹤要在白云里飞翔!
白鹤不再回来了……
白皑皑的雪山呀
白鹿要回归雪山里去了,
雪山是白鹿的家呀
白鹿要在雪山里跳跃呀
白鹿不再回来了……
惊闻噩耗!纳西族大东巴和志本阿普(爷爷)于2017年5月27日上午9时不幸离世,享年90岁。和志本老东巴于1999年被云南省文化厅评为民间美术师,2007年由文化部评定为国家非遗项目东巴造纸工艺传承人,2017年4月由云南省东巴文化保护与传承协会评定为大东巴。和志本东巴出生于东巴教发祥地——三坝白水台边的白地村,多年来一直从事东巴文化传承工作,为纳西族屈指可数的大东巴!
和志本东巴除了熟谙东巴经书及仪式外,东巴造纸和东巴绘画是他的两门绝活。东巴纸造纸工艺是和家的祖传。“文革”后和志本成为最早恢复造纸工艺的人,并把造纸和绘画的技艺全部传给了三个儿子,并传授他们学习和诵读经文。同时,还将绘画的技术教给外来的学习者。2007年后,和志本东巴家里经常有慕名而来学习东巴文化的求学者,除了国内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学者外,也有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外的求学者。和志本东巴对来访者总是耐心地予以解答,总说:“能教多少教多少,我只希望已经经历过灾难的东巴文化,不会彻底失传。”
白地一直被东巴信徒视为东巴教圣地,相传阿明于勒在此创教传教。明朝嘉靖年间木高土司曾在此地留下一首诗:
东巴经跋语如是说:流水满塘,吉音萦耳,经师长寿,主人吉祥……惟愿家乡山常青,水常绿,东巴文化源远流长!
42
43
(作者拍摄于俄亚)
44
45
玉龙雪山、清溪水库、黑龙潭(宗刚2019年航拍)
46
一份以“周边配套大学城”为卖点的楼盘广告
47
柯杨先生是中国民俗学界耆宿。印象里他的烟瘾极大,一有空暇基本烟来离手,他一生嗜好兰州烟。柯老一直在兰州大学 任教,桃李满天。2009年天津开中国民俗学年会,茶歇时与柯老抽烟聊天,抽完一枝后,我敬给他一支云烟,柯老也回敬我一支兰州烟。抽完后他说云烟醇绵柔和,兰州烟绵中带劲,柔中带刚,各有所长,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兰州人,还是习惯抽兰州烟。会后到其房间拜访柯老。先生了解到我是纳西族后,给我讲了不少西北古羌文化民俗遗留,受益匪浅。临走时送了先生一条云烟,先生又回赠我一条兰州烟,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并邀请有空到兰州来。后来也是开会,见了五次柯老,每次都从相互敬烟、聊烟开始话题,然后在烟雾袅袅中海阔天空地聊,基本上是我问他答,柯老每次都耐心讲解,思路清晰,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柯老总是彬彬有礼,范儿十足,但交往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坦荡真挚,亦师亦友。往事如烟,可以说我与柯老的缘分始于香烟。先生遽然仙逝,心中悲摧莫名,只有默默点燃三根香烟,祭奠先生在天之灵。相信先生在天堂也会安祥如故,风范长存。(2017-5-17)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5SeMAAVSibAOjeQzoOzyG9GmZdqLPR9XjqqG9iaHevyibsWe4ec2DToOmulbodndibk3PctITHXkydADcdVwUfgEw/640?wx_fmt=jpeg民俗学家柯杨(1935—201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