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古汉语声母的转变

(2022-05-21 17:07:11)
标签:

上古汉语声母的转变

分类: 纳析百家——学术论文
1、声母ng。ng不仅可以用作后鼻音韵尾,在古代以及当今的南方方言里,还被大量用作声母。比如“我”在古代发音为ngo,现在普通话发音为wo,声母由ng演变成为w。在我的老家安徽蚌埠,不说“俺”,而是说wan;同理,声母ng演变成了w。ng的另外一个演变方向是y,比如“讶”,古代发音为nga,在南方一些方言的发音仍然是nga,在汉语普通话里ng转变为y。
   2、n到r的转变。可参考“溺”和“弱”、“诺”和“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古代,他们的发音里声母本来是一致的,但是在普通话里已经不是了。
   3、m和b的转变。可以参考“必”和“秘”。
   4、b、p、f的转变。上古是没有f这个声母的,现在闽南方言仍然如此,可参考汉语里的否定词“不、否、非、弗”等,可以看到他们的声母不是b就是f,这里包含了b到f的转化历史。
   5、m到w的演变。可参考“无、勿、毋、莫、没、未”等,其中包含了从m到w的转变历史。在对古汉语保留得较好的客家话和粤语里,它们的声母发音全部是m。
   6、j、q、x,古代没有这三个声母,主要从z、c、s和g、k、h转变而来,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不用举了。
   7、g、k、h之间可转变,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
   8、普通话所失去的主要是1)韵尾-m;2)-p/-t/-k;3)声母ng-;4)还有不知道哪个吃饱了撑的把尖团合流加入普通话。这些都是造成普通话同音字泛滥的因素。普通话里出现的j、q、x并没有使表音能力加强。
    9、在古汉语语里发音截然不同的,但是在普通话里已经混淆不清的汉字,比如:
   男nam、难nan;箭zin、鉴gam、渐zim、件gin、剑gim;敢gam、赶gon;兰lan、蓝lam;街gai、接zip、揭kit;夜yik、页yip、曳yai;个go、各gok;吉gat、及kap、急gap、集zap、辑cap、棘gik、疾zat、籍zik。
  这里澄清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因此我们无从得知古人说话如何发音,这完全错了,古人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切韵》之类的韵书,因此我们才能了解我们的祖先的发音。很囧的是,在普通话里,我们现在已经不能区分箭和剑了,在古代,这样尴尬的事绝不会发生,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的祖先正是用箭和剑为后代取得土地的。
  还有,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ji的发音,这些字在古代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普通话里他们的发音已经完全相同了!这些尴尬事在客家话、粤语、吴语、闽南话里都不会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