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同呼吸 即共命运
(2010-03-26 22:09:18)
标签:
健康 |
分类: 教育 |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后,大批受灾群众处于心理创伤状态,急需专业的心理援助。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众多心理卫生工作者纷纷以志愿者身份奔赴灾区。北京的某民间慈善组织也组建了一支心理援助队伍准备前往。但是,这支队伍的成员都不具备心理学的专业背景,由他们完成心理援助的工作难度较大。为此,出发前他们请来某心理治疗师对其进行了一次专业培训。这是一次特殊的培训,学生们的热情很高,而且需要迫切,难题却摆在了老师的面前。如何利用仅有的两个小时的培训时间,就能把这支非专业的队伍培训成专业的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如何确保他们在灾区遇到难题时,能够用简便易行的专业的方法妥善解决?如何保障这些非专业人员在灾区的巨大心理应激下自己的身心健康?如何解决在短期心理援助之后对灾民提供长期、有效的后续心理干预的困难?
面对这些难题,老师经过认真分析,决定传授给所有队员腹式深呼吸运动放松练习的具体操作方法。当学生们都已经掌握要领,并能教会其他人时,老师告诉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道理:只要加强自我练习,就能保持自身的心身健康。以这种健康的状态出现在灾民面前,即使不用专业的技术手段也能与他们保持稳定的支持关系,这种自信是由健康的心态决定的。把腹式深呼吸运动放松练习教给灾民,可以授人以渔,实现助人自助,使他们在援助队伍撤离之后也能长期拥有自我调节心态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一个月后,这支援助队伍成功地完成了援助任务。从灾区返回后,队员们立刻向老师汇报成绩并表示感谢,他们最大的感受是: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短短的一次培训事半功倍,其作用却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如此,这支队伍虽然比其他专业人士组成的援助队伍在灾区停留的时间更长,但是,离开灾区前队员们接受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健康评估,结果表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远高于专业人士。这与他们坚持进行腹式深呼吸运动放松练习是分不开的。
【按】曾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报道:一支旅行队伍在沙漠中迷失方向而陷入了绝境。数天后,被救援人员发现时,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都已因饥渴死亡,唯有一对夫妻幸存。他们紧紧地拥抱着坐在一起,面对面地互相吻着对方的嘴。所有救援人员都被他们爱情的力量所震惊了。实际上,这对夫妻的这种特殊姿势使他们长时间保持了一种特殊的呼吸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从呼吸道丧失的水分减少到最低,这是他们幸免于难的主要原因。同样道理,腹式深呼吸运动放松练习能够主动地减慢呼吸的频率,进而改善心脏等重要内脏器官的活动,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动之间保持平衡,人自然处于整体健康状态。这种状态同样也是可以在人际间传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