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手记股票 |
曾经有一句话形容天气就像小孩儿的脸,变化无常,阴晴不定。现在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的国内股市,我想也不为过。去年10月份的时候,上证指数高达6000多点,牛气冲天。不料才过了仅仅5个月,股市便是一片哀声,跌破年线的时刻更是让人感觉整个市场“气势熊熊”,很多投资者的心都绷得紧紧的。而在跌破了4000点的关口后,唱空大军更是占据了上风,部分机构表示不再乐观,中小投资者也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在高喊“熊真正来了”。不过,小孩的脸儿就是这样阴晴不定。昨天才是跌破了4000点心理关口,今天市场中中石油的拉升即推动了股指展开一波反弹,沪指最终报收于3962.67点。
就在这忽上忽下,阴晴不定的股市当中,投资者的心备受煎熬。这边厢是唱空大军在摇旗呐喊,这边厢是抄底大军在摩拳擦掌。在这样的选择中,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新股民左右为难。“不买可能错过,买了可能是过错,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也许美国著名投资经理人彼得林奇的这番话这时让投资者体味最深了。今天是周末,那么就让我们暂且抛开涨跌买卖,从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智慧中来寻找灵感吧。
巴菲特投资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持有股票的时候反“动”。 1984年到1986年的美国股市出现了第三次大牛市,股市狂涨了2.46倍。那个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股票高估了,但是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还是买了股票。那个时候,“人人都在谈股票,大家都围着基金经理转,连牙医也不例外”,“人人围着基金经理,并向他推荐股票”。然而从1986年起,巴菲特却开始抛售股票。1987年,他抛掉了手上所有股票,除了华盛顿邮报等三只股票。1987年10月股市暴跌,两个月时间里,股市又迅速地反弹,大盘上涨幅度为5%,而巴菲特当年由于持有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等三只重仓股赚了20%。1988年至1989年赚了64%,远超过大盘48%的涨幅。
故事仍旧是那个故事,但是不同的时期反复品味,却会有不同的收获。很多人在闲暇之余研读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对大师的投资手法赞许有嘉。可是我们发现,当自己真正去面对这样的场景时,往往做出的是相反的选择。也许,我们无法苛求自己现在像大师一样去思考、处理问题,但是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每一次的冷静和思考,每一次的学习和体会,其实都让我们和大师走进了一步。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若干年后,再回头看看过去的自己,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成为自己的“巴菲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