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1:关注中报高业绩成长预期的个股(冯月飞)
2:绩优股是今天反弹的中流砥柱(吴朝晖)
3:决定大盘运行的两种力量以及未来市场的最大亮点(左伟伟)
4:价值是牛市振荡中的“减震器”( 叶颖)
正文
1:关注中报高业绩成长预期的个股(冯月飞)
今日金融股再次力挽狂澜,多空双方的一轮激烈争夺后,在银行、汽车、交通设施等板块的带动下大盘再次稳站4000点上方。另外,从日渐萎缩的成交量上来看,却反映出市场目前的观望气氛比较浓厚,这就使得上行进一步受限。
消息面方面我认为有2点需要注意,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7日将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这意味着从1999年实施至今的利息税政策或将变动。另一个是外汇局在对2006年度检查中发现的19家中资银行和10家外资银行违反相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了处罚。对2006年银行自身外债专项检查和2007年银行自身收结汇业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也正在处理过程中,这对目前市场隐藏的流动性货币是否会形成一定的冲击。
对后期市场的预期走势,我们认为,机构与散户投资理念的博弈可能引发股价出现结构性大震荡,管理层与不同机构对市场认识的博弈又会引来指数的大震荡。中国股市目前正处在牛市中的大震荡阶段,只有反复大震荡才是良药,而药引子可能是宏观经济数据,也可能是上市公司中期的漂亮财报。在这样的行情特征下,正如我昨天所言的,随着沪深两市股指出现宽幅震荡,个股分化的迹象再度加剧,投资者应坚定以价值投资理念为指引,选择高成长的优质上市公司,重点关注大盘蓝筹指标类个股而回避中期业绩存在着亏损或其他不确定因素较大的品种。
具体到板块方面,从今日的涨幅排名来看,上海机场、中海发展、华新水泥、金晶科技以及东方集团等一批高价的优质品种继续保持强势上攻的格局,甚至有部分品种已经创出历史新高,说明市场热点更多将围绕沪深300的成份股展开。在这种结构性牛市中,短期的一些市场热点可以重点考虑那些中报业绩预增的板块。六月即将结束,市场的中报行情将就此拉开。在今年年初的业绩超预期增长使得股指从3000点直奔4000点。如果中期业绩再次出现惊喜,不排除市场会有再度大幅向上的可能。近期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像煤炭、有色等中期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的板块。
2:绩优股是今天反弹的中流砥柱 (吴朝晖)
在今天普涨的行情中,眼球效应主要出现在超跌的题材股内,但市场的中流砥柱,仍然在绩优蓝筹中。事实上,蓝筹股这两天的上涨对指数恢复功不可没,可以说如果不是有类似安阳钢铁、一汽轿车等二线蓝筹的上涨带动了市场的人气,指数很难会有今天这么大幅度的反弹。
目前市场中期震荡调整的趋势,已经成为场内机构流行的共识。虽然不少基金公司仍然存在较高的作多意愿,而且目前市场内存量资金也能够进一步推高指数,但流动性泛滥正像退潮的洪水一样,以看得见的速度迅速消失。许多股民在连续两次的调整中,将年前挣的那一点点利润亏损殆尽,晕头转向的他们只能选择观望;人民银行和相关的监管机构也在大力追查违规资金入市;媒体跟踪不到的行政力量正在以强力的手段收缩当前市场的流动性。也就是说,目前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像3、4月份那样资金充足,此时投资者应该从战略进攻阶段进入了战略防守阶段。
事实上,许多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这么操作了。最近几天的蓝筹股强势整理,反弹之时的领涨带动,都有基金加仓护盘的痕迹。这是典型的战略性防御。之所以这么做,我认为基金经理们的前提假设是牛市大趋势下,阶段性的机会仍然会出现,而这种机会只可能是绩优蓝筹。在前期的题材股浪潮中,因为蓝筹股被价格高、盘子大并由大型机构投资者把持而被散户投资者所遗弃,但当市场的风险凸现,投资者经历过风险教育之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又重新被普通投资者所接受。多方的一致行为容易形成一股合力,在大环境看淡,投资者战略防守的推动下,局部范围的蓝筹或者二线蓝筹股很可能形成结构性的小牛行情。
3:决定大盘运行的两种力量以及未来市场的最大亮点(左伟伟)
最近大盘在反弹到前期高点之后,没有创出新高,形成技术形态上的双头图形,掉头向下,经过三天的下跌,市场再次回到60日线附近,并收在60日线上方,这和前期下跌到3400点后急速反弹类似,市场似乎与60日线较上了劲,一般认为在60日线上方运行的市场还处于牛市行情中,而一旦实质性跌破就可能迎来漫长的时间换空间。下跌、上涨,无非两种答案,就像猜硬币的正反两面,那么和猜硬币不同的是,下跌或者上涨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主要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对比和权衡。第一种力量是中报公司整体业绩能否符合市场的预期。这里需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目前所包含的对业绩的预期是多少,另一是实际业绩能达到多少。根据最新的wind统计数据,A股整体法滚动市盈率36倍,07年预测市盈率32倍,07年平均预测每股收益0.38元,对比06年的0.24元增长达58%,58%似乎有些高,但是我们来看看沪深300成份股这个更能反应蓝筹股和价值投资理念的数据,沪深300整体法滚动市盈率33倍,07年预测市盈率30倍,07年平均预测每股收益0.39元,对比06年的0.29元增长34%,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34%这个增长率在10%的宏观经济增长下,优质的蓝筹公司是完全可以实现的,30倍市盈率对于成长性的中国并不高!因此,我相信市场还是在强势整理,继续上涨的步伐不会停止。
第二种力量是两年上涨过程中积累了很重的抛盘。这种抛压力量在短期内可以非常迅猛。大盘从1000点到2800点主要是大盘股的拉升,2800点到4000点则主要是流动性泛滥和垃圾股的炒作,随便一只股票都能炒到3倍以上,而这两个主要的上涨过程包含着市场主力的变换,这次调整也不例外,在此次调整过后,一些人获利出局,另一些人则根据对市场走势和企业盈利的判断进场,这些人的信心决定着未来市场的主要方向。
这两种力量中,第二种力量经过反复震荡盘整将被市场消化,而第一种力量则在经济的带动下,使得市场以一种更贴近基本面的增长即更缓慢更稳定增长方式运行。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绩优蓝筹股和高速成长股将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
鉴于下半年宏观经济仍然向好,我们看好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机械、白酒、石化、医药。其中,汽车因为股市的财富效应和消费升级而出现的火爆车市而可能成为近两年的大牛股,比如上海汽车等;机械则具有长期的高增长性,因此虽然估值偏高但仍有上涨空间,比如输变电设备、造船等细分子行业;白酒尤其是高档白酒则具有市场垄断地位,可获取超额垄断利润,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
4:价值是牛市振荡中的“减震器”( 叶颖)
当前的股市与投资者的心理一样,可以用“动荡不安”来概括。从价值角度说,由于管理层的调控意图之一,是要打击过度投机,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以及理性投资的风气,因此反映在市场上,就是股票价格按照其价值,进行重新排列,炒高了就向下回归,被低估了就会被市场价值挖掘。这个过程表现在股市行情上,就是反复振荡。这种振荡有助于减少和消除前期连续非理性上涨形成的“结构性泡沫”,也就是说,印花税政策带来的调控效果,正在逐步地在市场中体现和消化。
从近期的个股和板块表现来看,在5·30大跌后的“反弹先锋”股,与这两天的强势反弹股的上涨基调是相当不同的。前一批反弹股,投机成分偏多,川渝开发区板块、四川长虹的微软题材,都是以题材为主导。而这两天表现较好的板块特征,是回归价值蓝筹股的意味则相当浓厚。可以看到,价值挖掘渐渐在影响市场,进而逐步在主导市场的板块和资金流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价值股,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就拿银行股来说吧,近期银行股发生了较大分化,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成为“银行三剑客”。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这三股的股价具有较大的估值潜力,基本面、市场面近期也没有什么压力。此外,即使是“银行三剑客”,其表现也出现了一定分化。由于兴业银行目前的股价仍有潜力,其涨幅和表现就明显优于另两个“剑客”。这两个迹象,我认为是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化和成熟,值得我们庆幸和发扬。
展望未来,股市扩容、红筹股回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甚至认为,在红筹股大量上市的时候,也许管理层会同时推出股指期货,因为在客观准备和主观需要上,这种政策组合都是合理的:因为股指期货推出,可以部分对冲和分散红筹股集中上市对市场的压力。因此,我认为,管理层将首批8家红筹股发行A股安排在8、9月份,也许真的别有深意。如果真是这样,那堪称是绝妙的伏笔,其调控艺术之精湛,不由令我佩服。
1:关注中报高业绩成长预期的个股(冯月飞)
2:绩优股是今天反弹的中流砥柱(吴朝晖)
3:决定大盘运行的两种力量以及未来市场的最大亮点(左伟伟)
4:价值是牛市振荡中的“减震器”( 叶颖)
正文
1:关注中报高业绩成长预期的个股(冯月飞)
2:绩优股是今天反弹的中流砥柱 (吴朝晖)
3:决定大盘运行的两种力量以及未来市场的最大亮点(左伟伟)
4:价值是牛市振荡中的“减震器”( 叶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