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葵花
葵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104
  • 关注人气:1,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六帖

(2018-12-17 08:51:27)
分类: 我自倾杯·随笔
冬六帖

(图片来自白音格力处)


1、立冬
万物萧瑟到极致的时候,西风便掉转马头,从北面一路杀将过来。
阳光内敛而柔和,初阳洒在窗台上的时候,门口那棵老树上有鹊在枝头一阵喳喳地叫。

孩子听到大人们说立冬了,便问是不是快要下雪了?是不是该穿羽绒服了?是不是藏了刀片的风又来割脸了?母亲听了,把一张写满岁月的脸笑开了花,一边把她抱在怀里摇,一边仰起头,絮叨着旧年冬天里内心曾经的兵慌马乱。我捕捉到那种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过往岁月。

天会一天冷似一天。
生命都归于安静。

乡俗根深蒂固,没在母亲这一代人身上断层。她开始买萝卜、买白菜、买雪里蕻、买辣椒,每腌制一样咸菜都会带出我们姐弟三个的份,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锅碗瓢盆、瓶瓶罐罐都会热闹地摆满母亲的灶台。

她按照以往的节奏继续着日子,只是生活给她开了那么大一个玩笑——将父亲雪藏。她的冬就必得比以往更忙碌才压得住这间空房子。

2、小雪
小雪这天真的降了一场小雪。

外面的景色像一个刚进入老年人花白的头发,岁月雕刻的痕迹星星点点,越发稳重的人生,越是经历过一翻惊心动魄,没有人会感同身受自己的经历,也没有人知道那些夜以继日的努力和所有的沉默不语,是想要在某一天开出夺目的花。

小雪这天开始贪恋日光。

年岁大的老人在墙角晒太阳,脚底偶尔趴着几只流浪猫,阳光洒在老人手腕的银镯子上,镯子发出暗哑的光,镯子的纹理里收纳着她的时光,我看到纹理是黑色的,该是她虚拟的影子吧,又或者是饮尽沧桑后,被她镌刻的秘密。

小雪节有谚语说:“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城市越来越大,农田越来越小,农事像种传说,田间地头的劳作,是局外人的生活方式,当我们以体验为名,争抢着拿起锄头时,谁能够从这头锄到那头,谁还能用脚印丈量出一种厚度。

但农谚太慈悲了。它像我们的祖辈,怕我们遗忘一种根本,在耳畔反复叮咛还不行,又以遗嘱的形式,散于后世。

3、大雪
大雪适宜烹茶,适宜小酌,适宜与好友品《快雪时晴帖》。
天越发冷,人们都穿上了御寒的冬装,见面打了招呼便急匆匆地走。

一年行至岁尾时,便生了思乡的情结。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故乡,它静默地流落在生辰之外,看着我们一边开辟出一方新的天地,又一边回望故土,那些按部就班停不下脚步的日复一日,都成为它最朴素的惦念。

那日与他喝了一通普洱,结果便黑白颠倒了。
白天嘈杂,惯有的声音也耳盲一般听不到,只想蜗居一处安静的处所,看山无数,看雪封疆,看熙攘的人群里,有多少人表情麻木地穿梭。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人群里的一分子呢?

夜里的时候,耳朵便灵敏起来。你听,月光踮起碎银的脚步,在窗户上游走,在虫鸣里游走,脑核格外活跃,除了自己不发出声音,万物都在出声。我听到先人在大雪里烹茶烧柴的声音,听到小酌后落盏的声音,还听到《快雪时晴帖》被快马加鞭送往山阴张侯府上时哒哒的马蹄声。

一声一声中,黑暗逐渐退守。一声一声中,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飘然而至。

4、冬至
北方冬至的这一天,几乎家家吃饺子。
早时候流传下来一句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据说这一天吃饺子的风俗习惯和神医张仲景有关,他为救一方百姓于两耳冻疮,用羊肉辣椒和药材调成药方,再用面团包裹起来,用水煮熟,一碗热乎乎的饺子汤里,每人有两个“娇耳”,结果,人们的烂耳病得以治愈,后来慢慢演变成如今的饺子。

现如今饺子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一边满足了味蕾,一边也满足了视觉,将饮食上升到美文化,也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每年一到冬至,母亲便会说,今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从今天开始,进入数几寒天。一九二九的,慢慢数吧,直数到九九时,水仙花开了,严冬就过去了。

眼下大雪刚过,再有几日,就是冬至。

5、小寒
小寒的时候,风就凛凛起来。虽然寒冷异常,仍未到极致,所以称小寒。
如果稍加留意,会发现喜鹊在小寒节气左右开始筑巢,并将巢门南开。我也是一次偶然才发现的。邻居家的院子里种了一棵茂盛的枣树,树有一半的枝丫散在我的庭院里,那天趴在窗台上发现有两只喜鹊来往于此树,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竟在筑巢!

兴奋异常,一连观察好几天。
它们一会儿衔来枯枝,一会儿衔来叶子,一会儿衔来毛絮,一会儿还衔泥团。眼见着巢一层一层码起来,眼见着它们将巢封了顶,又眼见着它们留了出入的门。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没计算过它们筑好此巢要往复多少次,看着那些枝叶毛絮泥团被搬运到枝叉间,想来要上千次吧。

小寒时节年味渐浓,商铺街道早有店家挂起红红的灯笼,一眼望去,年就在眼中了,一路逛下来,腹中便有了饥饿感,吃火锅便成了严寒里的不二选择。

6、大寒
“大寒小寒,杀猎过年。”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故乡忙着迎接回归的游子,游子数着回家的日子。最严寒的时节里孕育着最浓厚的亲情,心情便爽朗起来。

大寒节气里需要忙碌的节日特别多,从端起那碗腊八粥开始,年的序幕就拉开了。
想起小时候,母亲为我们赶制新衣服,家里那个时候没有缝纫机,母亲便一针一线坐在灯下缝,还为衣服镶滚了漂亮的边,那得缝多少针呢?想起母亲将节省了一年的钱这个时候都拿出来买东买西,用“迫切”两个字来形容小时候盼望过年的心境一点都不夸张。

如今年味越来越寡,越是发达的城市越感觉不到年味。
不知若干年后,年会是个什么样子。这却不是重要的,这一刻,我想到了太极图,想起它至阴的黑鱼里游出一尾白色的小阳鱼。

没错。春不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