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字如面

(2017-04-10 08:08:57)
分类: 我自倾杯·随笔
见字如面
(图片来自雪小禅公众号,致谢



   《哲思》杂志,有一档《见字如面》的版块,读年轻的编辑用温婉的文字记述着那些写信的日子。   我也有过写信的经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细碎碎的心念,一旦落在纸上,就觉得丰润起来,写信的人,心有一隅可安,读的人,见字亦安吧。

1。
去丽江古城时,遇一邮局,墨绿的邮筒,斑驳的桌面,最是桌子一角放一个大玻璃瓶,瓶子里装着满满一瓶浆糊,瓶口里插着两支木棒,木棒上面裹着厚厚的一层浆体。
能看到有人坐在靠窗的小桌上写信。

邮局最大的特色是信可以约定在哪一年寄出,比如我想写给十年后的自己,那么,在十年后的某一天,我会收到十年前自己曾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有一刻我坐在桌子前,也想给若干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写什么呢?写这些年的马不停蹄?还是写这些年的月光如水?这样一想,思想又钝了下来。不如靠在椅背上看透过窗的阳光里的浮尘,看门外泛亮的石板路,看一道门槛分隔开的两个世界。

于是,在心里铺开纸张,慢慢写下:致若干年后亲爱的自己,见字如面……

2。
看那工整的字体被印在邮寄单上时,能感觉到手握笔时书写的一种力度和气息。对这一撇一捺的喜爱,远远高出所寄的物品。

光阴镌刻出流水落花,距离就萌生出邮件。那跑在尘世里的一颗颗心,当收拢喧嚣和浮华时,眼睛倘若能游走在一封温暖的信件上时,当下那一刻与周遭的世界是和解的,相安的。

总是会有个画面浸润着:那执笔的人一字一字的书写时,通身漾着阳光,我站一旁,看笔在手里轻晃,看侧面脸庞鼻尖上一层细腻汗珠的透亮,还有发丝间光晕的隐约。

实在是自己多么想亲近一种时光。一如那缓缓涓流般轻泻而出的深念和向往;还有字字之上浮着的,眉眼;还有深情。

3。
翻看自己那一盒子旧信件。
信纸越发的薄而脆,经年被折叠的痕迹,深深渍在字里行间,打开其中的一封会遇到“见字如面”四字,如今读来,觉得意味深长,但当时,这四个字却是走马观花般被潦草地一扫而过。

那时,时光慢,邮件慢,在不慌不迭中,给人以足够的空间来想念,久而久之,谁的心里都会生出一对想像的翅膀,即可以驭风,又可以驭岁月,由虚入实,可以观想他人境界,又可以体察自己内心。

一个“见字如面”,把彼此拉回到曾经。

4。
如今,距离再不是问题,一应的留言里估计再不会有人敲下“见字如面”这四个字。
见字如见面的遐想,渐行渐远的,与一代人的后半个世纪隐隐相望,之后慢慢淡出记忆吧?

那铺笺、落笔、叙述、邮寄、展信、阅读的过程中,所有的念想都似微风掠过水面,虽细微无声,但都直抵内心,真真切切的。

像一朵开罢的花凋零在路旁。每个饱满的黄昏和安静的夜晚,每个暮春,每次月光如雪,都远离了对一个深念之人细碎心思的解读,不是说当下不解读,而是旧时的解读必有在山水之遥的间隙里,融进的时间和空间上等待,之后,一寸一寸的光影里,浮出那人的面容。

见字,是能见到那人之面的。

5。
如今,偶然在一本纸质的杂志见到这四个字,浮现的再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段岁月。

才惊觉,有些念想已越来越瘦,瘦到再不能与一些字词并肩而立。我收到的最后一封信是哪封,已然记不起来,但那一定是一个梦开始坠落的时候。

日升日落,物是人非,一度认为的轰轰烈烈,一度曾经那么认真对待的一个故事,也都经过遗忘而被岁月磨砺成碎片,我们日夜守着的这把气脉,一边送走喧哗,一边迎向孤独,说不定哪个时候一转身,遇到曾经的自己。

一本旧日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年少时的迷茫与执拗,如今细细翻看那些如烟往事,心下一边温柔地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一边搂着自己的肩说,嗨,亲爱的自己,见字如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