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闻秋虫声声

(2016-09-20 08:14:41)
分类: 我自倾杯·随笔


又闻秋虫声声
                                (图片为马硕山先生画作,深谢!)

 

昨夜,听到蛩鸣了。

在整理衣物时,有丝丝缕缕的虫鸣萦于耳畔,瞬间觉出一窗轻寒,便有放牧词语的冲动。我呆立着,顺着虫鸣,判断它的方位,我听见,细微的情绪游离于九月水印之上。

 

想来,这个夏日里的一些长镜头,已为秋打下一片江山,与花朵和浓郁的绿亲近之后,这个时候,更适合深入内心,于是自言自语:山中松果落,灯下草虫鸣。

 

正信马由缰地想,他走过来, 瞥了一眼我手里的裙子说,不能穿了吧?天凉了。然后坐在椅子上看新闻。

 

手中纱质的裙摆顺势而落,像清绝的美人恣意而不屑的身影,款款而袅娜,再瞅他,安然地坐拥灯火,想必此时已遇温喜句了吧。

我慢慢叠起裙子。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想起小时候在草地里趟露水,裤管被打湿,微凉的水气自脚面升腾,三五发光的甲壳虫泛着萤光,像提着小灯笼,上下翻飞。风轻轻地吹着,我们蹲在蟋蟀的老巢,男孩子围追堵截,我们手持玻璃瓶,里面已装满各色小虫,手电筒一晃一晃,像星空坠落的眼睛,该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学会了如何洞察秋天里的一些小秘密,并且这些小秘密在多年以后,为自己在某一个不明朗的时候,捧出一簇又一簇的温柔。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喓喓草虫深,再细究,原来它也是从《诗经》处来。

 

万籁寂,小窗明,那人负手于明月之下,饱蘸浓墨而不得一字,几声唏嘘之后,掷笔剪烛,又兼得一窗秋虫呢喃,便生出思绪,或者怀人,或者思家,上下纵横之后,倏忽几行便着于萱纸之上。这盛大的悬念之下,让我们得已拢起所有与秋天有关的句子,在各自的白纸上描摹,让露水于破晓之前降临,让虫鸣于夜半时分,与月色交融。

 

从虫鸣中能捕捉到许多尘间夜话。

一窗灯火,明月清风,喓喓于耳,不知窗里的那个人在做什么?

 

万物静下来的时候,世界还是有它独特的声线的,对于初秋来说,它发于虫齿,摄于人心,有人独得清平小调,有人与它一经碰撞,调式沉郁而低徊,还有其它种种,大约都是物我两相融的原因吧?

 

总会有人用一颗善感的心,透过季节与物候,将光阴里偶遇的幸福与安然晾晒,为的是,能够掩住另外一扇门里苍凉的小时光。

 

叶圣陶说: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池,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他是有些许遗憾的。

人居闹市中,竟容不得一些安闲与自在,曾经最朴素的自然之声也遁隐,让人陡生流落在外的感觉。他虽是尝尽悲欢的人,仍期待秋虫于明月时分,奏出各种交响曲。想来,每逢此时,他定会想起乡野间此起彼伏的秋虫声声,纵使山高水远,时光流转,他的耳畔,毕生珍藏着一段天簌。

 

此时,正值秋夜,月色尚好,放下手中活计,有幸能够在城市的一隅安享虫声阵阵、丝瓜影长,任清白月光,落满茶盏。并且,我也猜到,他会在一个时候,越过清风和月亮,直奔虫声。

 

而后,与我笑说旧年的时光,那眉眼间俱是深情。

而后,旧年的时光就在这月色下、虫声里、一一纷沓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萤火
后一篇:有露沾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