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到底有多远

(2015-02-04 10:46:29)
标签:

启明教育集团

文化

幼儿教育

分类: 教师教育随笔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概念,文化是一个相对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文化是不断演变的,从文化的形态看,文化可以分为艺术形态、生活形态、组织形态、社会形态,其中生活形态和组织形态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最密切。那么什么是多元文化?世界各国的教育家们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莫里森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儿童理解、欣赏、尊中其他种族、性别、社会经济、语言和文化背景,使幼儿能够在一个不同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学习、交往的教育。基于此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进知识的广度,开展了多元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重点认识了各国的典型特征,使幼儿能够了解不同于我们中国的民族风情,能够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能够建立世界是一个多元的意识,地球是由不同国家和人民及所有生命共同组成的。

 

二、文化到底有多远

在组织形式上我们选择了幼儿能够接受的,又能体现文化的多元性的内容。从国家标志到地理介绍,从服饰到饮食,从音乐到绘画,从建筑到风俗,虽然是浅薄的,但是基本展现了所介绍国家的显著特征。如:那天在讲述“马可波罗游记”的概要时,我想这么久远的历史,这么不熟悉的人物,孩子们能接受吗?我想需要改编一下内容,需要填充一些孩子们知道的知识点,将这个变成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汇编成一个故事,带着忐忑,带着试试看的心态,跟孩子们讲起了那个久远又古老的故事。在讲述中孩子们有的听得很专注,有的还时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马可波罗不坐飞机来中国呢?”“罗马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地理知识的最佳教育契机呀!借此根据孩子们的提问扩充了故事的内容,孩子们知道了马可波罗从罗马到中国的线路,也知道了这个人为文化的传播做出的努力,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尊重,同时也知道了海陆、陆路所采用的交通工具,以及了解到交通工具的演变,结合了我们上个月的主题“交通工具”。这就是把故事中的内容和孩子们现在了解到的经验相联系。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拓展,这也符合大班孩子学习的年龄特点。

这个故事绵延不断的讲了一个星期,孩子们乐此不疲的要求讲述这个由我根据孩子的需要改编的故事。在家中也能听到孩子们跟家长讲这个故事的片段,虽然只是片段,但却很让家长们欣慰,因为看到孩子们认真的样子,看到孩子们了解他国的态度。有的讲不出来,要求父母能帮他找相关的资料或者请爸爸妈妈讲给他们听。打开了孩子求知好学的心灵,没有比这个再好的教育了。其实文化离我们不远,历史人物离我们也不远,我们听这样的故事是为了了解和感动,达到了这样的目标足以。“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知识,是不能够用很表象的东西完全概括的,我们选取的是语言文化、礼节文化、艺术文化等领域的知识点传递。在感动中活动,各国的风情感动着我,孩子们的感受也感动着我,我想这个活动的开展是适宜的。

文化这个抽象的词在我们具体化的教学形式中有很多的闪光点,孩子们在其中感受着,我想“文化”离我们不远,离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不远。

                                                    作者:晁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