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所提出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那么,在发现每个闪光点的同时请你竖起你的大拇指,请不要吝啬,因为在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孩子们会增强自信,变得坚强。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孩子间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加德纳德多元理论中指出: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智力组合,有不同的智力强项与弱项。教师评价的出发点在于发现幼儿的智力强项,并且在她的智力强项和弱项之间搭建桥梁,以其智力强项带动他的弱项。
在我们平时地教育过程中要“怎样让幼儿的强项挖掘和有效的发挥出来“,是我们幼儿教师应该考虑的。要想使孩子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教师就要有发现、捕捉和欣赏孩子闪光点的能力,将孩子的潜能挖掘出来,重在欣赏,对幼儿的强项进行适度的表扬,让幼儿在教师的肯定中建立自信心,并在评价中获得成就感。
我班俊俊是个做事特别认真仔细的孩子,但是生性怕羞,比较内向,对于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做法是很抵触的。
一次区域活动时,俊俊选择了美工区,在区域结束时老师鼓励每个小朋友都向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作品,我将俊俊安排在第三个。前两名幼儿在讲述时我对她们的强项进行了表扬。我很自然的请到俊俊向小朋友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但他显得很紧张,怯怯的望着我说:“刘老师,我画得不好吧!”
我没有马上回答他。我发现他在绘画过程中涂色很均匀,是按同一个方向来回涂的,颜色搭配的非常自然。我略带夸张说到:“好漂亮的房子,小朋友们快看一看像不像我们看到的《幼儿画报》里的过往的宫殿?”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像。有的还说像公主的房子。(俊俊很喜欢《幼儿画报》)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俊俊突然说:“这是红袋鼠的家,我送给她的!”说完马上又低下头,好像做错了事情一样。
“俊俊小朋友真棒!在涂色时能按着正确的方法来回涂,画面也特别干净,我们给他鼓掌。”在我一边说的同时一边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并同时对他翘起了大拇指告诉他:“你行!你很棒!”,接下来他红着脸向小朋友们讲起了他的作品,声音随着我的表扬由小到大,脸上的表情也渐渐自然起来。我再次微笑着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看着他充满自信的讲述,我很开心。
《快乐与发展》中指出要充分肯定幼儿的涂鸦作品,美术是儿童学习的另一种语言,教师要学会理解、接纳和欣赏。在孩子缺乏自信时,老师的及时鼓励和表扬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帮助幼儿树立了自信心,还是对幼儿强项的肯定。 面对不同发展层面的孩子,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挖掘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但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让“竖大拇指”的动作较大的发挥作用,不要变成是形式。
在班里孩子们把“大拇指”当成了一种高于spicker的奖项。 瑾瑾一直是姥姥带大的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大,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找老师说:“我不会”。通过观察发现,瑾瑾的各方面能力发展都很好,能很好的独立完成。
这天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老师提醒孩子们掖裤子,瑾瑾马上跑过来说:“老师,我不会。”我举着弯着拇指说:“瑾瑾,快帮帮我把,大拇指说你不喜欢它……”“我没有”瑾瑾显的很着急。我把大拇指放到耳边与拇指“聊起了天”——“噢,你很喜欢瑾瑾!只要她能自己做事情你就会高兴的站起来!好的我会告诉她的!” 瑾瑾马上拉着我说:“刘老师,你告诉大拇指我会掖裤子,不信你们看。”一边说一边掖起来。我的大拇指也高兴得慢慢直起了腰。孩子们都很高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瑾瑾样样事情完成的都很好,而且每次做事前都会调皮的跑来竖起大拇指与我的拇指碰碰头。
当然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要运用到不同的方式方法,我们要灵活掌握运用,要因人因事而论。要让“大拇指”的出现变成孩子们的期待,变成孩子们成长中的动力,变成一句有用的——话。
作者:刘嘉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