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幼儿的分享意识的培养
(2015-01-27 17:11:18)
标签:
启明教育集团能力培养托班幼儿教育 |
分类: 教师教育随笔 |
现在的家庭中,多一半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幼儿在分享意识和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上有所欠缺,尤其是托班幼儿,一是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在不能与别的同龄小伙伴分享同一样玩具或者发生矛盾时,往往急于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时,便用动作代替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又或者在家庭聚会或者幼儿与父母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当自己的孩子与玩伴发生矛盾或者争吵时多半父母会代替幼儿解决,而不是正确引导孩子如何用语言去解决自己与小伙伴之间发生的矛盾。从而让年龄小的幼儿不知道当不愿意与自己同伴分享玩具或发生矛盾时,用什么语言去表达,这时的幼儿脱离父母的“代办”后便选择了动作代替语言。
在托班一日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小朋友之间争抢玩具的现象,经过老师的提醒后幼儿又会在第一时间改正。但总是用提醒的方法幼儿便会有一种尽量不让老师发现的心理,或者这次老师提醒了下次玩玩具的时候又忘记的时候,所以老师可以选择运用适当的角色适时进入幼儿的游戏当中。会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建立分享的意识和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记得有一次早饭后,每名幼儿都进行了自选区域活动,丹丹进入了建筑区后便拿了一块软积木。诚诚看见了,马上把丹丹手上的积木抢了过去,嘴里还说:“这些积木我在玩,你去玩别的玩具。”于是这两名小朋友出现了争抢玩具的现象。于是我便以一名建筑师的角色进入了他们的游戏当中,“唉!我需要两名聪明的小朋友分别帮我盖一个公园和楼房。”他们放下了争吵,便对我说:“老师,我们可以帮你搭。”于是他们便一起运用积木来帮我,而且当遇到困难时他们还会一起商量。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托班的幼儿年龄小,常常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而且对一些简单的事情不会用语言表达,常用一些攻击性的动作代替语言这是托班幼儿的一个很常见的特点,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发生争吵,教师应该随机教育帮助幼儿建立分享的意识。如:当小朋友在户外玩沙包,一个小朋友没有。这时候老师就可以用玩伴的角色说:“老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沙包,看看谁最棒可以与这个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小朋友会在老师的语言鼓励下,和别的小伙伴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