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启明教育集团获奖文章幼儿友谊建立育儿 |
观察分析:
(月初观察)
淇淇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这个孩子上学期入园的次数也不是很多,这学期开始入园就哭闹不止,不太适应。
熙熙也是在来园初时,常有哭的现象。由于和妈妈比较亲近,所以离开时就比较爱哭。熙熙也是个很友善的孩子,心里也有想念的朋友。她每次玩时,她会问我:“今天淇淇来吗?”我问:“你说的淇淇是谁呢?”刚开始问不出来是谁,和家长交谈后,知道熙熙家里有个叫淇淇的小朋友,她们总在一起玩,刚开始我总觉得她想小朋友了,所以才老问的。
(5日)
今天熙熙看到淇淇在哭,她马上拿来纸对他说:“你别哭了。”情绪稳定后,两人在一起开始玩了,每次都是熙熙主动去找淇淇玩、和交流的,这就是孩子们之间的小友谊,开始建立了!
(10日)
淇淇和熙熙是一对好朋友,总在一起玩。不管是在玩游戏,还是上课时,两个人总在一起,不离开。
刚开始总觉得孩子们的关系很好,不过时间不长。两个小朋友在上课或活动时,不注意去听。而且小动作很多,玩游戏时,一个玩玩具,另一个就去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我们就调解,但是在游戏时还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20日)
教育活动---小熊请客,通过教育活动让孩子明白,分享自己会得到更大的快乐。故事是我们通过案例编排的,让托班幼儿明白,争抢是不好的事,分享才能得到快乐。
(月底)
今天,淇淇坐在小椅子正在玩玩具,熙熙看见后就坐过去,照样子去做。这时我就说:“玩具可以互换玩。”熙熙想去抢,但是她好像明白了,就对淇淇说:“一会儿我们互换着玩可以吗?”
采取措施:
鼓励幼儿大胆去和别人进行交流,能接受别人,敢于与别人去分享。在活动中可以让两名幼儿适当分开游戏,在活动中让幼儿互相学习,较好地行动。明白好朋友之间要分享,不争抢。
教育活动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这点会很容易让孩子所接受,通过故事中的情感表现,让孩子初去体验,在真实的活动中让孩子去分享,真实体验快乐。这样让孩子敢于去分享自我,而家长也要多用情感去感化孩子。
通过与家长沟通,相互交流孩子在家的情况。让孩子熟悉班级里的老师,孩子们之间多多交流。可以让家长配合,让幼儿带喜爱的东西,可以与别人进行分享。让家长们知道两个孩子的友谊,可以让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分享给好伙伴。
获取成效:
孩子们在班级中就像是在小小的社会里,之间的交流,在游戏中很普遍。淇淇是个不爱说的孩子,和小伙伴也不熟悉。而熙熙很喜欢和小男孩一起玩,她和淇淇就像好朋友,总在一起玩。慢慢地就熟悉起来了,互相关怀,小小的友谊就这样建立起来。
这段期间,两名幼儿总在一起玩,但是从不和别人进行交往,分享不了自己的东西。别的小朋友与其亲近时,也会表现出不让、不喜欢,甚至还会有攻击行为。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设计的小故事,让孩子体验了分享,知道分享友情后,自己的好朋友会更多,更快乐。而现在的幼儿会接受别人,学会了分享。
孩子小,年龄特点表明:孩子爱模仿,与小朋友关系越好、越表现很突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好朋友,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玩玩具。都会争着去做,在这里让孩子有效的去接受不同的游戏和玩具,大胆地去跟别人去交往。
孩子们之间要敢于去交往,我们不知道孩子心里怎么想。但我们可以去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玩时会很孤单。通过交往后可以交到好朋友,而在玩时,会做到去分享,而孩子要明白,分享后能体验到快乐,通过直接的体验,效果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