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里的秘密

标签:
启明教育集团获奖文章大班幼小衔接育儿 |
大班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时期,在这一年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升入大班,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小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问题,面对这些行为问题教师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重要的影响。
早晨,丁丁特别开心的来到了幼儿园,因为妈妈送给她一枚非常漂亮的卡子,高兴的跟我讲着妈妈怎样帮她戴在头上,然后高兴的上楼去了。中午午睡时我帮丁丁摘下来,丁丁恋恋不舍的将卡子放到了我们的“化妆盒”,高兴的上床睡觉了。下午起床后,我帮助小女生们梳头发,发现小卡子不见了,我仔细在盒子里找了找还是没有找到,我又到柜子上找了找也没有找到。我问丁丁:“你刚才有把卡子从盒子里拿出来吗?”丁丁摇了摇头,我觉得有点奇怪。我对丁丁说:“李老师先帮你梳头,一会儿你先去舞蹈厅上课,老师帮你仔细找找。”小朋友换好鞋子上舞蹈课了。我心里有些嘀咕,决定在孩子们上舞蹈课时“调查一下”。
趁孩子们不在活动室我打开了孩子们的书包,结果在静静的书包里找到了卡子,我把卡子拿了出来,准备还给丁丁,但是“为什么卡子会在静静的书包里呢?难道……我有些无措,但在我深思后,我决定这件事让静静来解决。于是我又把卡子放回了书包。下了课孩子们高兴的回来了,在孩子们换鞋时我发现孩子们出了很多汗,于是对静静说:“静静,你来看你出了满头大汗,看看书包里有薄一点的衣服吗,老师帮你换下来。”静静把书包拿了过来,并将书包打开,我看见了那枚卡子,惊奇地跟静静说:“你的卡子很漂亮呀!”静静轻声的说:“这不是我的卡子,这是丁丁的,我觉得这卡子太漂亮了,怕她丢失,我帮她保管着。”“哦,谢谢你,静静,现在我们把卡子给丁丁吧。”我和静静把卡子还给了丁丁,跟丁丁说:“丁丁,你看静静帮你找到了卡子。”丁丁说:“谢谢你,静静!”
放学时,静静爸爸来接静静了,我把事情告诉了爸爸,并跟爸爸主动进行了沟通,5-6岁的孩子开始自我意识增强,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他们缺乏物品所有权的意识,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会导致这种行为出现。针对这件事情,首先,家长要先反思孩子的需求(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情感需求)是否经常被拒绝。二是在生活中帮助幼儿建立物品所有权的意识,如:妈妈想看看孩子的书,就要向孩子“借”;孩子对爸爸的乒乓球拍感兴趣时,也不要忘了告诉孩子这是爸爸的东西,用完之后要物归原主。在点滴的教育之中,孩子就会明白要尊重别人物品的所有权。解决这样的问题杜绝用武力来解决,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三是家长要细心观察幼儿异常表现,如:是否带其他人的物品回家,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静静爸爸十分赞同老师的教育观念,也表示积极的配合老师。
事后,我同班级老师进行了交流,希望我们能共同帮助静静。
又过了两天,早晨彤彤妈妈来到幼儿园跟我说:“李老师,昨天彤彤带了6个小玩具,说送给静静一个,可放学后发现包里只剩下1个了,她回家后有点伤心。”“我调查一下。”还没等我回到班级,静静的妈妈送孩子入园了,静静妈妈请静静向上了楼,对我说:“李老师,昨天晚上我在静静的书包里发现了很多玩具,静静对我说那是彤彤送给她的,我想知道是否如此。我对静静讲如果是彤彤送的那要珍惜,同时也要感谢彤彤,并鼓励静静把自己喜欢的玩具也送给彤彤,跟彤彤分享玩具。如果不是,妈妈希望静静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这些玩具。静静她今天可能需要老师的帮助。”“好的。”我回到班级时静静正把玩具还给彤彤,静静说:“彤彤,我特别喜欢你的玩具,我昨天把它带回家让我妈妈看了看,让我妈妈给我买和这一样的玩具,现在把它们还给你吧。谢谢你,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