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艺课与民俗
(2009-03-06 09:52:01)
标签:
育儿幼儿园幼儿教育校园 |
搞民俗就要“俗”到家!主题确定后,我们就要求各才艺课的内容都要向民俗“靠拢”。这一要求在奥尔夫音乐课及舞蹈课教师中得到积极的响应,一向在探索奥尔夫音乐教学本土化的刘玲老师率领张老师和安老师很快整理出以民谣民歌为内容的教学计划和素材,并在每日教学中实施。在总结演出中孩子们在奥尔夫音乐日常教学中的表现得到全面的展示。
《忙年》
小孩,小孩,
别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推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左尔坦建议以民谣做幼儿最原始的音乐教材,他认为老祖母、母亲们熟悉的民谣,是幼儿入学前就熟悉的语言模式。故此,他要以民歌、民谣作为教材,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中。而卡尔、奥尔夫,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则提倡将“原本性”音乐融入到教学理念当中,即将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它是一种人们自己必须参与的音乐。
幼儿生性好动,喜欢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各种律动。结合民俗活动我想到使用鼓,孩子们果真对小鼓很感兴趣,排练结束后,还总要问我:“张老师,我们还什么时候排练呀?” ——音乐教师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