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同历垃圾危机,日本如何成循环经济“样板”

(2007-06-11 14:21:20)
分类: 政经类版块
 

       同历垃圾危机,日本如何成循环经济“样板”

简单的环保技术中心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文/钟沈军

    日本是世界上“循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垃圾处理方面居世界一流,而仅仅在五六年前日本还面临垃圾处理的严重危机——日本凭什么这样迅速地构建了如此庞大的循环经济系统呢?
    记者在探访日本松下环保技术中心的过程中渐渐找到了答案。这是一家特殊的工厂:“吃”进去的是废弃的家电,“吐”出来的却是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它是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缩影,从中折射出了日本花费6年时间建立循环经济系统的巨大苦心。
 
■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率已达85%
    从东京乘坐新干线到大阪,再乘坐大巴、出租车辗转来到兵库县加东市社町,看到的是一片沃野。这里是日本清酒原料大米的著名产地,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旧家电处理中心之一——占地面积3.86万平方米的松下环保技术中心。
    这里每天要“吃”掉各种型号的废弃的彩电、空调、冰箱和洗衣机3000台以上,生产出塑料、铜、铝、铁、玻璃等各种可回收的资源200吨。从2001年开始运转到今年2月底,这个中心一共回收处理了电视机130.5万台、洗衣机102.8万台、空调72.6万台以及冰箱89.3万台。
    更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只有约140人的工厂年营业额却达到25亿日元,人均营业额为125万元人民币。
    松下环保技术中心总经理堤常固告诉记者,废弃物年年增加,而最终处理回收能力有限——解决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改变“废弃物”的概念,转向建立“循环型”社会。
    目前,松下环保技术中心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四大废弃家电的循环利用率为85%左右,而堤常固的目标是,在未来若干年内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100%。

■原理即使小学生也明白
    松下环保技术中心在两层楼高的厂房内,分别建有处理、回收电视机、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的四条流水线,四个区域以不同颜色进行分块划分,非常醒目。
    记者首先参观了废弃电视机处理流水线。工人们将电视机外壳卸下,再将电视机显像管切割成前后两部分,清除了里面含有的荧光粉、墨粉后,采用强风吹洗的方式将其洗净,再分别将其粉碎,成为生产电视机显像管的原料。电视机的集成电路部分被粉碎后经过磁选择、比重选择、水选择等方式取出其含有的金属材料和塑料成分。
    一台电视机上了处理流水线之后,在流水线的另一端出来时,就变成了碎漏斗玻璃、面板碎玻璃和塑料原料。
    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的处理过程和电视机大同小异,都是通过专业化的流程进行分开回收处理。
    松下环保技术中心是松下集团的子公司,而整个松下集团内部生产、加工与回收处理几个流程不是分离的,而是密切相关的。为了提高资源再生率,每年要有600多名科研人员来这里交流,下到废旧家电处理的流水线车间,亲自动手了解整个过程,对于不能再生的物质进行细致分解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改进,如果“千方百计”也没有办法,再通知生产厂家寻找替代材料。
    中心技术职员中川节治举例说,电视机电路板上有许多电子元件,这些元件中含有各种金属,包括铅的焊剂和树脂等。铅的回收处理是很难的,松下因此开发了无铅焊剂的技术。空调和冰箱的氟利昂破坏地球周围的臭氧层,导致全球变暖,松下研究人员因此在2002年开发出了一种避免使用氟利昂而采用自然冷媒的冰箱。
    在工厂二楼设置的参观台上,有废旧家电处理分解分流的模型,原理简单明了,即使小学生也很容易掌握。中川节治介绍说,破碎机、磁选机、比重选择机、涡旋选择机,这些机器原理并不复杂,很多只是老技术的新运用。
 
■言传不如身教
    要把工厂改造成一个废旧家电的处理中心,即便是在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日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愿意一个废弃物处理公司就在自己家旁边呢!
    作为一家世界有名的跨国企业,松下取信于民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增加透明度。他们请当地政府官员和民意代表、学者共同参与整个工厂的管理,与松下环保技术中心共同成立了环保协议会组织。不仅如此,他们还邀请周边和本地区的普通百姓到企业来参观。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环保课堂。
    一位在日本居住了十多年的华人告诉记者,她一直认为垃圾堆放出去即可,从来不注意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一次她的女儿发现了,立刻告诉她,堆放垃圾应该按照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分类,因为在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中,她得知这样有利于垃圾处理。

■循环型社会是一个系统设计
    日本是世界上“循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垃圾处理方面居世界一流,中国能否学习日本的经验?
    当记者向堤常固提出这个问题时,去过中国多次的堤常固坦率地说,运转这样一个家电处理再回收中心,看似简单,实际上背后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比如,在日本,居民要分类堆放垃圾,要为废弃物处理付费;日本企业要承担废弃家电循环再利用的责任,要不断开发方便循环利用产品;媒体要引导居民形成环保理念;政府要未雨绸缪规划治理措施;议会要制订具体的法律法规。
    日本家电企业垃圾处理回收分为两大集团,第一组是以松下、东芝、大金、JVC等21家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日本市场上的美国通用电气、韩国LG、三星也在这一组;第二组以索尼、夏普、三洋等20多家大企业为核心,包括中国企业海尔。以这两组大企业集团为核心,分别组建废弃家电回收处理工厂,因此,松下环保技术中心厂虽然是松下集团独资的,但也接受东芝、大金、三星等企业的废弃家电的循环再生利用。
    之所以分设两组,主要是因为家电回收价格不是由政府决定,而是由市场、即企业决定的。为了防止垄断,促进竞争,协调部门把企业分成两组,并在全国设立了46家废弃家电处理工厂。日本居民丢弃冰箱、空调、电视机、洗衣机这四种家电时,要同销售商或厂家指定的回收企业联系,由他们负责收回,并送到生产厂家指定的地点,消费者还必须为此承担相关费用。
    日本在2000年5月就制定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提出将2000年定为日本向循环型社会发展的环保元年。
    记者打开日本环境省的网页,发现各种图表数据非常翔实,从垃圾排出总量变化、垃圾处理总量变化以及各种分类垃圾都有详尽的数据,并用环境现实曲线实时监测整个日本社会的环境走向。
    做到这一切,日本人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从国民环保理念的引导到资源循环利用立法,从政府未雨绸缪全面规划到企业环保社会责任的确立。当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个过程后,不禁深为其执行力感到震撼。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2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