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经类版块 |
“土巢洋占”的商业警示
文/景锦
4月底,美特斯邦威淮海路店正式关闭,其在南京路上的老店也将在7月份被迫关闭。美特斯邦威被迫在原南京路580店的对街,拿下了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的圣德娜商厦上下五层楼作为新店。
土“巢”洋占
美特斯邦威在南京路和淮海路的门店共有三家,单是被迫关闭的这两家,其销售额就占据了整个品牌上海销售总额的40%。这两家店的意义不仅在于销售额,占据着上海最繁华商业街南京淮海路的地盘,等于占据了最佳的品牌形象宣传位置,美特斯邦威品牌经营的算盘一直拨弄得甚为精明。
然而去年底,当美特斯邦威向房东提出续租要求的时候,却被告知,为配合上海中心各区商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际化”、“提高档次”的部分,以及配合卢湾区淮海中路的商业格局升级改造,有关部门已要求将店面转租给国际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并勒令其在4月和7月前分别将两家门店关闭。
“他们的解释是,淮海中路需要引进国际品牌。我们连参与竞价的机会都没有。”美特斯邦威公司的营销负责人周文荣说。
“这件事情从去年闹到今年,已经半年了,我们已经不想再谈这个话题了。无论如何,困难只能去面对解决,淮海路的门店已经关了,我们绝对不能失去南京路的店面,我们现在拿下的这家新店会是我们的全国旗舰店,现在都在忙活着新店的开张事宜。”美特斯邦威顺利地保住了南京路的“巢”,据工作人员称,新店无论在面积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远远超过被迫关闭的淮海路店和即将关闭的南京西路店。
韩国三大家庭购物集团之一鸿亚HMALL集团中国区董事长郑昌旻先生对“土巢遭逐”的现象加以解释:“以前是中国人过去拿店过来,随着中国贸易壁垒的开放,欧美市场开始热衷主动过来中国投资开店。上海是中国时尚程度最高的城市,这里的国际化程度在中国来说是最高的,外国人来这里投资的越来越多,导致商用土地资源争夺战不断升级。”
土“巢”更需要呵护?
“不能盲目地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曹佳萍女士强调,外国高端品牌的进驻是中国人富裕的标志,但是洋品牌簇拥并不代表国际化,洋品牌也并不一定代表好东西,洋品牌也良莠不齐,适度的才是最好的。“上海的一些主要商业街,需要建设成国内外品牌同台竞争的平台。”
商业布局“国际化”不是单纯追求表面的光鲜奢侈。单就比拼国际品牌和消费力的做法,不仅上海这几条商业街已经出现“矫枉过正”,最近,杭州在东坡路、湖滨路和平海路交会处打造了一条国际名牌街,光是世界一线品牌就有34个,政府在追求税收的同时应该考虑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潘海啸认为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盲目追求品牌,过分注重硬件,却缺乏内在修为。“如果游客来到南京路和淮海路专门是为了购物,而不是为了购物的乐趣,那么‘仓储销售’这样一种概念会更加方便。在上海郊区的地方,有这样几个大型的品牌折扣店,在那里买东西是便宜很多的。而在南京路、淮海路买东西其实是一种消费过程的体验。现在感觉南京东路的改造并不是特别的成功,里面的文化的东西少了一点,光是强调商业这一块,没有做成一个集合体。相反,南京西路就好一点,高级办公楼、相应的文化设施像一个生物链一样,一环扣一环的,光强调一个方面,就有一种贫血的效果。世界大型知名的商业街,不是光是一条街,不是光有几个名牌,旁边支撑的东西,小巷子,都是伸展地区,淮海路相对来说,要成功一点。还有一个问题,这些商业街道的改造,只是在强调本身建筑的品质,强调品牌的国际化,但是没有考虑到这个商业街跟这个城市的联系。包括南京路现在的交通变得很不方便,如果这样下去的话,肯定是会衰落的,南京路可能变成四川路了。”
土“巢”如何筑强?
走在热闹的南京路上,可以看到,外国人乐此不疲地搜罗中国货,正是因为不少国产品牌质量又好,价钱又便宜,有可能更多的开放以后,不是国际的品牌,而是国内的,价格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可能更有吸引力。
潘海啸教授认为政府应该为本土品牌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南京路应该有一段是专门开辟给国内著名商标品牌的,政府在这里给他们的租金是比国际品牌便宜的,但是到底是给哪一个品牌,需要自己竞争。”
“上海可以成为锻造中国最优秀自主品牌的最佳地。”反观刺痛下的国产品牌今后的道路,郑昌旻先生持乐观态度,“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如果在引进国际品牌的同时,激发自主品牌的竞争意识,加强行业联合力,这里将是中国本土品牌崛起的乐园。”
郑昌旻先生认为,中国与日韩在国牌自强之路上有相似之处,“中国没有50年以上的国际品牌,很多时候发展要靠开放市场来获得学习渠道,不能光引进不竞争,或者光引进不学习,国产品牌的联合开发力也是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应该在这方面进行良性引导。”
“自主品牌最重要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曹佳萍女士认为:“南京路、淮海路上的国际品牌主要是奢侈品类,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目前已经完全放开了,在政策上国内品牌基本没有优势。在市场完全走向放开的趋势下,靠价格竞争不行,靠国家保护更不行,最重要的竞争手段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大众消费品的开放程度很高,中国的关税也很高,对国内品牌还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外国在国际上针对中国提出反倾销提案,关税壁垒一旦解除,一些行业譬如中低档纺织品就要遭受毁灭性打击,只有像中国丝绸这样具有不可复制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却无法被撼动。”
(摘自《南都周刊》2007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