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仿求生存,创新求发展

(2007-05-24 10:12:29)
标签:

软件

垄断

创新

知识产权

专利

分类: IT评论

  读徐大庆《如果模仿也是罪,中国就没有互联网》,很有同感,但又好像稍感缺点什么。文章引述了德鲁克创造性模仿是“创造性仿制者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观点。但换一个角度,如今有哪一个创新,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呢?

 

  这里顺便引用另一段文字:

前一阵看到,针对某国产软件企业宣称身为行业霸主的对手抄袭了他们的产品,有人说某某企业那么多优秀的人才,每年投入那么多钱,有什么必要抄袭你的东西?我想,有没有抄袭是事实决定的,不了解内情的人没有发言权,可悲、可叹的是这种评论。照此说来,技术创新成了财大气粗、积累丰厚的“大型企业”的专利,像中国这样在大部分技术领域落后并且比较贫穷的国家,还有什么自我发展的空间,不如甘心去作殖民地?
笔者认为中国软件领域自立自强、勇于创新的精神少了,常常可以感受到一种
“某些东西已经被别人先做了,我们只能跟随其后”的意识,满足于翻译一两本书、学两样新工具或炒作几个半新不旧的名词的人太多了。
落后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追赶、弥补,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虚心学习不等于放弃创新,后来者更要处心积虑地捕捉每一种可能或机会。这样的机会每每出现在技术发展面临着扬弃、变革的关头。软件远不是一个成熟、稳定的领域,正在加速变革之中,眼下看到、用到的大多数东西不管表面上有多成熟、垄断到什么地步,若干年后都存在被彻底淘汰可能,这种机会甚至可以说经常出现,并且并非那么难以捉摸,然而,这种机会只有那些充满创新精神甚至偏执的人才可能捕捉到。
对创新更重要的是想象力、创造力,是一个好的氛围和一些并不昂贵的原始条
件,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而不是专利的占有和资源。创新当然需要鼓励、呵护和扶持,但这不等于必须投入和领跑者一样多的钱、积累一样多的专有知识。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生存态度。创新是自然法则赋予的最平等的权利与机会。
(转引自:TY随笔:创新是一种生存态度企业工程论坛

  模仿,总是不能理直气壮的。几年前,我在学习中忽然“发现”软件专利,查询了一些专利后,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我们现在随便写一个软件,比如做一个销售网站,很可能已经不知不觉掉进了许多专利陷阱!例子就偷懒不举了,只需看看最近沸沸扬扬的微软指开源项目侵犯其专利事件吧。一些新的报道中,指出了关键:

  如果仔细查看Windows代码,相信其他厂商也可以起诉微软侵权。而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也表示,如果对Windows源代码进行严格审查,相信所侵犯的专利权可能比Linux还多”(转引自:微软遭开源界痛批称“侵权说”是拼命行为,赛迪网)

  这就是跨越所谓专利陷阱的要害:你必须自己也拥有足够的专利。建立自己的专利,但并不急于主张权利,这是如今世界领先企业玩的一种基本游戏,在“保护权力”这种基本的理解之上,至少还有两种值得我们关注的目的:

  一、在必要时作为制约对手的手段,就如同DVD产业的遭遇;

  二、在遭到对手的专利制约时,作为还击、讨价还价的手段。

  而这两种诉求,都是“引而不发”的。

 

  只有自己有足够的创新了,才有可能摆脱被制约的被动出境,才真正有可能在某一天公平地与对手竞争。否则,就只能像DVD等产业已经做的那样,乖乖地等别人开价,“纳税”。

 

网中一人,2005-05-24, ,使用及传播请遵循本站版权许可说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