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博友,以下摘自《周末画报》财富版“资本佳人”专辑对张琼的专访。
http://s9/middle/4d1babccg734dd1b978e8&690
在PE圈,亚商资本总裁张琼或是舞跳得最好的,马骑得最帅的,最钟爱Chanel和Stella
McCartney的,或许还是最有文学梦的。
张琼本科学的是国际经济法,研究生修了国际金融,然后又是斯坦福的EMBA,看上去都是特理性的东西,不过,张琼知道,自己骨子里对文学、艺术和设计创意是有种挥不去的情结。
当然,PE圈并不在乎这些“综合素质”,最后投资还得用“业绩”来说话。至今为止,张琼领导的团队共投资了近30家企业,并护航中航三鑫(002163)、升达林业(002259)、卫士通(002268)、圣农发展(002299)、七天连锁酒店(NYSE:SVN)等多家企业成功上市。在过去的2009年,张琼就有2个公司上市,新募集了2个基金,新投资了6个公司。仅在7天上的投资,市值就已暴涨30倍。
在以男性为主的投资界,美女CEO可谓是该行业难得一见的靓丽风景。然而这只是表面,张琼似乎总游离在PE圈的男性游戏规则之外。
她总觉得,投资界不相信眼泪,女性哪怕是美女CEO还是劣势居多,PE只相信实力。面对男性的礼让,外表柔美的她会警醒自己:拖椅子、拿大衣,只是男性们的强势心理表现,就如同富人捐赠时,总不免会流露出一些高高在上的怜悯之心。身处一个尚且属于男性的行业,她说她曾经改过名字,想至少看起来不那么女性化。后来想通了,不需要用名字来证明什么,别人接受自己只是因为自己的专业。
为了更强,张琼从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聪明的钱
亚商是典型的本土创投,有着国内PE圈内绝对优秀的历史。和境外同行相比,张琼觉得,本土创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当地市场、企业有着深入透彻的了解。
在90年代,国内有“北联办,南亚商”的说法,而在创立亚商资本之前,张琼一直负责亚商集团的咨询业务。在创业初期,客户的获得是最难的。张琼还记得她的同事第一次拜访东阿阿胶,先坐飞机后坐车,最后一段路连车也找不到。最后,他们坐着毛驴车来到东阿阿胶,说服了老总,最终拿下了咨询项目。
而从咨询,转战PE,张琼觉得水到渠成。
在具体操作上,亚商奉行的是“咨询+PE”模式。一旦看好这个项目,就会首先起到咨询顾问或财务顾问的作用,为企业厘清发展思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然后再对其进行投资。张琼觉得这种模式,可以让创投与企业绑得更近,看得更透,使创投与企业站在同一个战壕内。
张琼觉得,PE的本质是赚资本增值的钱,投资团队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源去帮助被投资的项目实现增值。亚商资本作为投资人,在投入资金的同时,还会扮演“聪明的钱”的角色,为企业的这些资本运作出谋划策,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数年在投资界的征战中,她以女性的智慧,男人的胆略扛起亚商资本的战旗:说服观念保守的三鑫玻璃决定上市,在禽流感肆虐之时投资利润下滑的福建圣农,没有商业计划书就“敢”投资7天。
以投资福建圣农为例,2006年中国遭遇禽流感,因为没人吃鸡,圣农上半年业绩严重下滑,但张琼坚信消费者仍要吃鸡,而圣农的封闭式一体化的养鸡模式是最先进,最能抵抗疫情的。
乘着禽流感的“腥风”,张琼决定投资福建圣农,结果下半年业绩马上好转,当年赢利就有5000万,第二年利润更达到1.8亿。张琼觉得,危机对精明的投资者而言,恰是投资良机,对企业来说,更是雪中送炭。事后,圣农董事长傅光明对张琼表示,“你们有眼光,有魄力,在企业困难时帮助了我们,我也要对得起投资人。”
张琼觉得,风险投资与企业间,就相当于水和面的关系,如今“水”(钱)越来越多,而优质的企业却较少,因此她反而把节奏放慢下来。最近,她将注意力转到早期项目投资,并成立了两只新基金,亚商天使投资和成都亚商新兴,主要专注于投资早期项目。“市场热时,就慢一点,投些早期项目”,张琼表示。
而在行业上,张琼尤其看好新能源、内需、文化创意产业。张琼觉得,“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离人们越走越近,清洁技术、新型服务,将是VC、PE们的“热土”;围绕
13亿人口的吃、穿、用、行,是亚商资本寻找企业永恒的主题;而随着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精神、文化类的消费增长值得期待,中国投资的最后一片处女地有待开垦。
感性投资
如今,张琼每天都会收到不少商业计划书,也经常会选择性的去与创业者们、年轻的企业家见面。从做律师、到咨询到投资,近二十年时间几乎一直与企业家在打交道,张琼见过的企业家不下数千人。
作为斯坦福大学EMBA,律师出身的张琼,有其理性的一面。对数字、逻辑也锱铢必较,但她也有感性一面,她享受投资的过程,与不同人交流,哪怕在考察企业时,也能发掘成功企业背后细小的东西。
以福建圣农为例,她会为圣农经营者的人性化管理所倾倒,圣农的鸡棚都是封闭化管理的,小鸡长完,整个流程就是2个月,而每个鸡棚都是由一对夫妻进行管理。
这么多年,张琼看了太多的企业家,他们各有特点,她发觉,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除了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兢兢业业之外,目光长远、有气度、守商业规则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品质。
张琼喜欢琢磨,分析企业不仅看行业,更看企业管理者。“企业都是由人来做,打下人的烙印,必须去品他感受他,而不是完全的理性。”以圣农董事长傅光明为例,老傅养了20多年鸡,老傅的一句话让张琼感动,
“一辈子只干这一件事情”。而正是这份专注,让福建山区里飞生了麦当劳、肯德基的金牌供应商。而中航三鑫总裁韩平元,让其感动的是,作为公司的创始人,老韩为了把公司做大,把中航集团引进来,本身的心态非常开放。
而投资7天,更多是源于“信任”。张琼回忆到,有一次和郑南雁偶然聊起了经济型连锁酒店。共同长期出差、出国旅行的经历,使得两人对酒店业关注较多。两人都认为经济型连锁酒店在中国有很大市场和发展前景。张琼投资7天时,郑南雁甚至连商业计划书都没有,而张琼之所以敢投,就是觉得郑南雁“不会坑了你”,7天也是她迄今为止,唯一没有商业计划书就投资的公司。
天枰座的张琼,工作时倾情投入,休闲时她尽情放松。她似乎永远不会让自己陷入繁忙的工作,每年她都会安排好假期出国走走,游荡于不同的城市间,体验风土人情,还会在夏天跑去伦敦的中央圣马丁艺术和设计学院修两个短期课程,甚至会找出每个月的演出剧目标去听一场音乐会或者看一出小剧场话剧。推掉那些不必要的应酬,和三五知己好好享受一顿美食,勃根弟的Pinot
Noir配鹅肝,如果是汁多肉嫩的五分熟的小牛肉,那就来上一瓶1995年的波尔多吧……这才是她喜欢的生活。在冒险、进取的PE生涯之外,张琼的个人生活显得淡定平和。
“要享受自己的职业,但不要成为工作、金钱的奴隶。”张琼告诫自己,钱是赚不完的,好企业永远会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