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lobalization走到尽头了吗?

(2009-03-03 17:54:45)
标签:

经济

财经

自由贸易

国际分工

中国

上个周日的泰国,正在与经济衰退抗争中的东南亚十国领袖们手拉起手向世界展示他们强烈希望全球贸易市场继续开放、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要求和决心。在这几天前的周五东南亚十国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多少增加了一些这次会议的实际意义,并向他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和欧盟发出信号。

 

一月份的数据显示,亚洲的出口正面临着强烈风暴的冲击。日本的出口同比下降了46%,是40年来下降速度最快的比率,而韩国也下降了34%,台湾下降44%,新加坡下降38%,中国虽然下滑了18%,但由于中国新年假期,出口下滑的情况还有待看新一季度的后两个月的数据。

 

经济持续衰退还看不到底,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的美国和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倾向是明显的。在奥巴马最新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中“Buying America”(买美国货)的表述令全球它的贸易伙伴不安和不满。虽然美国人解释这是指政府采购,但在国内高失业率的压力之下,抵制外来商品自由竞争以给国内制造商一些生存空间成了不可避免的一种选择。而萨科奇提出的不允许法国汽车制造商在境外设立生产线也引来了东欧人尤其是捷克的不满,捷克正在致力于发展汽车工业成为西欧那些大汽车公司的制造基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比较优势和自由贸易的理论推动下,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记得在我考大学时,国际贸易是一门很热门的学科,毕业后进入那些大型国有外贸公司工作也是件令人羡慕的事。在经济持续上升的通道中,大家似乎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利。美国、欧洲等经济强国,利用富裕的资本和先进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进行投资和生产,赚取丰厚的利润并以此打开和占据当地正在萌芽的市场,而他们本国的消费者则享受到了低廉而丰富的商品,消费者的踊跃消费又刺激GDP的增长。而对于像中国、印度、巴西、越南等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国家也在国际分工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大量廉价劳动力、政府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下,在中国勤劳、聪明而灵活的企业家的自我成就下,中国成了世界的制造工厂,造就了珠三角、长三角一带一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也推动了当地的就业、消费和经济发展。

 

美国政府最终与花旗银行达成了协议,入股花旗36%的股份,花旗银行终于被“Nationalization”国有化了。当然,根据纽约大学教授Nouriel Roubini(他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大红人,因为早在12年前他就指出市场的泡沫和美国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的理论,国有化是暂时的,等过几年市场复苏,经济好转,银行资产状况改良后再由政府出售给市场投资人。

 

Globalization”,全球化,曾经是很多跨国公司CEO们挂在嘴边的战略蓝图,而“Free Trade”自由贸易,又曾经是发展中国家手中擎着的一面旗帜。而在经济衰退、需求骤减、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对全球贸易的萎缩和后退的担忧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政府派出欧洲采购团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捍卫和推动国际贸易,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此举成效能有多大确实很难乐观。就业问题、政治稳定等国内矛盾永远是执政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需求的下降也是实实在在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当然,如果据此就认为国际贸易就此倒退也大可不必。国际分工的形成不是一、两天的事,而产能的分布、熟练工的培养也是需要时间的,从短期看,贸易保护或许会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需求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国家和企业如何来应对短期的压力和长期的趋势。

 

首先是从泛泛的“Globalization”(全球化)向加强有着更明确指向的贸易互惠互利优势更明确的“Regionalization”区域化贸易合作的转变,比如中国的几大矿业企业近期频频出手注资澳大利亚陷入困境的矿业企业,前面讲到的东南亚十国与澳洲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也是在寻找区域化合作。培养其它区域性的贸易伙伴比如南美、非洲都是一种长期性的战略。

 

其次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买房子的人都有一个理论:“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即位置好的房子在房价上升时会比其它区域的房子上得快,而当房价下跌时其抗跌性也是比较好。我的美国同学Eric曾经在通用汽车公司工作,最近来上海问起他近况,他已去了德国一家专门生产汽车安全系统的家族公司,问他受经济衰退影响大吗,他说影响肯定有,但由于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几乎德国和欧洲那些高端的汽车品牌都是他们的客户,订单有减少,但受到的影响并不算太大。德国有许多拥有专利或独有技术的中小企业,被称为隐形冠军,它们提供的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很高的附加值,虽然它们也受到经济衰退的冲击,但并没有出现大批倒闭的现象,所以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讲,利用这次经济衰退的机会,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争取在下轮经济复苏时在全球分工和贸易中占据一个更有利的地位也是当务之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