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组织结构----联邦分权制(3)
沙鸥
五、联邦分权制的实施原则
1、权力补贴
组织结构的区别关键看权力分配的方式。联邦分权制是一种充分授权的管理方式,表面上看权力是管理中心分配给各事业部的,其实把管理中心的权力看成是各事业部的逆向授与更恰当,这种逆向授权就叫权力补贴。
健康的组织,权力应该尽可能属于组织内部最低的一层。经理人常有窃取下属权力的冲动,当下层组织或员工具备了行使权力的能力时,上级组织或主管不能随意窃取本该属于下级的权力。所以在联邦分权制组织中,每个员工都要有权力补贴的意识,即,上级的权力是下级授与的,窃取下级的权力也是越权。
2、 相互依存
联邦分权制强调的是授权,是责任和权力一起下放,是要建立尽量小的管理中心,但不是说管理中心不重要。管理中心和事业部缺一不可,谁离开了谁都不能独立生存。
管理中心主要承担各事业部共性的、支撑性的工作,这样集中起来成本更低。比如财务、人事等。随着企业的发展,人、财、物的管理也没有必要完全集中在管理中心,但管理中心需要保留最后的决定权,否则各事业部就会变成独立王国,各事业部就不能在同一企业的大旗下面对客户,共享企业品牌就会成为空谈。
3、联邦制多元化
多元化主要是针对管理中心的。一个拥有众多事业部的管理中心,再小也小不到哪儿去,而过度集中的、大规模的管理中心又会滋生官僚作风和权力腐败。这个时候多元化就是一条解决之道。
比如说产品研发中心可以放在异地。南京软件人才丰富,人力成本也不算高,中兴、华为、摩托罗拉等就把软件研发中心设在南京,而其它管理中心总部则在异地。客服中心也可以异地设置。客服对人员数量有一定要求,在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设置客服中心就更加合适。这种中心分散的联邦制可以有效解决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负面问题,面对瞬悉万变的市场环境也更具弹性和活力。
多元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外包。彼德斯认为企业的大部分业务或职能都可以外包给小型的、更加专业的公司。汉迪提出了三叶草式的组织结构,就是指联邦分权+外包。三叶草的第一片叶子指管理中心,第二片叶子指事业部,第三片叶子则指兼职员工和外包事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分权、解构、外包是有效的发展之路。
4、使用共同语言
如果对于基本行为规则没有共识,没有一套共同的沟通方式,也没有共同的衡量标准,就不太可能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关系。
企业品牌是共同语言的重要内容。所有管理中心和事业部都要在工作过程中严守品牌定位,通过有效的工作为共同的企业品牌增值。
共同语言还指共享的信息系统。各事业部与管理中心,各事业部之间的沟通必须在同一信息系统内进行,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及时、透明和有效,也能大大降低信息使用的成本。比如共享OA、ERP、CRM等。事业部虽然相对独立,但管理中心有权掌握事业部运营管理的全部信息。
基本一致的规章制度也是共同语言。规章制度是企业价值观的载体之一,遵守同样的规章制度是员工之间身份认同、员工在企业内部岗位流动的重要保证。
5、 企业三权分立
今天,企业的经营、监控和监管被视为三项分开的功能,应该由不同的单位来执行,这是企业版的三权分立。经营指的是生产和销售(执法),监控指的是品质管理(司法),监管指的是建立制度和研究战略(立法)。
对开始实施联邦分权制的企业来说,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在人员上应该分开。联邦分权制是民主的组织结构,联邦分权制相信权力的过份集中必然导致效率低下、滋生腐败。三权分立是必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