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组织结构----联邦分权制(4)
沙鸥
五、联邦分权制的实施原则
6、双重公民身份
联邦分权制企业的员工要习惯于拥有双重身份。一个身份是事业部的员工,因为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事业部要独立面对市场和对它的绩效负责;另一个身份是联邦内的员工。每位员工都要遵守联邦内共同的规则,认同联邦共同的价值观。
双重公民身份的一个优点是,员工可以在联邦内自由流动,找到更加适合自已的工作岗位,而且这种流动对锻炼员工的综合能力也是必要的。更加灵活地配置人力资源是联邦制结构的一个优势。
7、凝聚向心力
联邦分权制的管理中心和事业部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未必有天然的凝聚力。联邦制组织必须采取行动确保事业部对管理中心有足够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向心力的建立需要两方面共同努力和精心维护。
向心力的一个来源是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一方面要安于本职工作,不能随意窃取事业部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凝聚联邦的共识,提炼并组织实施联邦内各单位共同的文化,比如使命、愿景、价值观等。
向心力的第二个来源是事业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天然的追求独立的动机,但事业部不能追求完全的独立。事业部的员工必须知道双重公民身份的重要性,要自觉遵守联邦共同的文化。事业部和管理中心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
8、采取“共识管理”
管理中心对事业部不能采取简单的命令式管理,管理中心拥有法定的硬权力,但未必拥有专业的软权力。管理中心与事业部之间要尽量凝聚共识,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为共同的目标分头努力。当然,前提是事业部必须具备对绩效负责的足够能力。
专业技能是一种软权力,专家在他的领域有天然的影响力,这就是领导的软权力。事业部更多的是以营销为中心,事业部的员工更熟悉本地市场的特点,在营销领域的专业技能比管理中心更强。管理中心不能错误地认为所有权威都来自于自上而下的授予,有些权威是只属于事业部的,管理中心要加以尊重。尊重管理、共识管理是联邦制组织的管理要点。
9、署名代表负责
员工既有权利也有责任为自已的工作成果署名。要实施权力补贴,员工必须为自已的工作成果署名,以此来承担决策的责任。
比如旅行社设计的产品,是否应该写上某某公司荣誉出品,并签上策划、设计等关键负责人的大名呢?
对致力于品质服务的企业来讲,目标不能是以最低的价格制造客户能接受的垃圾,而要致力于生产能以署名为荣的优秀产品。
10、信任为基础
信任是任何组织有效运作的前提,但是对联邦制组织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联邦制组织是充分分权的组织,没有信任,分权就会非常危险。
一方面,要选好事业部的带头人。该带头人首先要对联邦制结构有足够的了解,同时在人品和能力要经得起考验。
另一方面,管理中心不能与事业部争利。管理中心不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属于各事业部的市场和利益据为已有。管理中心原则上是成本中心,各事业部才是利润中心。管理中心的资源要完全为各事业部所用,各事业部向管理中心贡献利润维持其正常运营。
管理中心需要信任和体谅事业部的员工,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要能表现出强硬的态度。
11、必要的双阶层制
双阶层指的是职务阶层和任务阶层。职务阶层是联邦制结构内相对固定的职位和部门,这是企业运营的基本架构。任务阶层是面对临时性任务,跨部门组织的临时性工作小组。任务结束后小组就会解散。
彼德斯把现在的市场环境称为疯狂的时代,其特点就是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因此临时性的任务会越来越多,任务阶层会成为很多组织内的普遍现象。任务阶层的合理使用是对联邦制结构的有效补充,双阶层制会让联邦制结构更具活力。
任务阶层还有一个特点是,年轻人有更多展现才华的机会。职务阶层往往跟资历相关,任务阶层的负责人则更多的是由专长来决定的,职务阶层的负责人完全可能成为某个任务阶层负责人的下属,这就让专业人才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职务阶层的负责人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甘情愿地接受任务阶层负责人的指导。
12、成就自已也忠于组织
组织内对个人有益的事也应该对公司有利,这是双重公民身份原则应用在个人层面的逻辑。个人可以要求组织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以提升自已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的提升对组织是有贡献的。作为回报,员工应该更加忠诚于组织。
在联邦分权制结构内,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企业必须努力去赢取员工的忠诚,而且要更加努力。如果企业违反了与员工之间的约定,就会使员工觉得不再有义务对企业付出忠诚。忠诚是双向的,需要共同努力,而不只是组织对员工提要求。
总的说来,组织结构是重要的生产力,企业必须加以重视。职能分权制的结构不能视为理所当然,联邦分权制应该成为大多数组织的目标。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必须采用联邦分权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