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海拾贝:罕见的“毛霉病”

(2013-03-17 00:03:06)
标签:

365

病中

拾贝

只有

坏死性

    毛霉病为什么难诊断和难治疗

    毛霉病一种极为罕见的真菌病。

    毛霉病是由毛霉目中某些菌种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一般呈急性快速发展,少数为慢性发展。可累及鼻、脑、肺、胃肠道、皮肤等器官,多累及血管,导致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有糖尿病、免疫抑制、烧伤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严重外伤者,易感染毛霉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日渐突出,条件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毛霉病正是这类真菌病中的一类。

  毛霉病是由毛霉目中某些菌种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一般呈急性快速发展,少数为慢性发展。可累及鼻、脑、肺、胃肠道、皮肤等器官,多累及血管,导致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有糖尿病、免疫抑制、烧伤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严重外伤者,易感染毛霉病。该病治疗的要点是抓住时机,争取时间,早期治疗。治疗的首选药物为二性霉素b,剂量较高,应达到0.7~1mg/kg。由于能降低毒副作用,二性霉素b脂质体制剂是更为理想的药物,采用的剂量可增高到3~5mg/kg。关于毛霉病的致病菌国内外报道种类较少,北大医院曾报道了国际上首例多变根毛霉的感染,但治疗经验还有待进一步积累,特别是针对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开展免疫调节治疗,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尝试。

    毛霉病是一种十分顽固难治的真菌病。目前,国内治疗毛霉病的有效药物,只有普通的二性霉素b和二性霉素b脂质体制剂,而且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总量至少要达到2~3克。但普通二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明显,包括高热、寒战、胃肠道不适等常见症状。更严重的是常导致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一般很难坚持。

    毛霉病主要类型

  一、鼻脑毛霉病  急性、进展快速而凶险,为最有特征性的一种临床类型,常继发于严重的糖尿病性酸中毒。早期与慢性鼻炎、鼻窦炎症状极为相似。

  二、肺毛霉病  是毛霉自呼吸道侵入肺所致,个别也有因吸入鼻脑毛霉病的分泌物继发引起。

  三、胃肠毛霉病  可能由摄入污染了真菌孢子的食物所致,原发以婴幼儿、儿童多见,营养不良、早产、脐炎、鼻胃管喂养、使用污染的面罩、分娩过程中误吸污染的羊水等是可能的致病因素。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也是易感因素之一。

  四、皮肤毛霉病  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处或免疫抑制病人的导管插管处,可发生毛霉坏疽性蜂窝织炎;使用过污染的外科敷料或夹板的病人,也可发生坏死性皮肤毛霉病。

  五、播散性毛霉病  常见于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肺部感染病人,其次是经胃肠道、烧伤处和其他皮损播散。脑是最常见的播散部位,但也可在脾、心和其他器官中见到转移性坏死性损害。在静脉吸毒者中可见孤立的大脑毛霉病灶。

  六、新生儿毛霉病  视感染部位而不同,侵犯肠道可有呕吐、腹胀、血便等。若脑、肺、肝等受侵,则出现反应差、呼吸困难、黄疸等相应部位非特异症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