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将至,矿供应站的张站长乔迁新居。
闻知消息,真真乐坏了个体供货商小王。早就想找个机会与张站长联络一下“感情”,正愁没有庙门,这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及时雨来了!小王当即决定以“温锅”的名义给“张站”送上8000元钱——根据可靠情报:供应站的长期供货商吴蛮子回南方过节去了,而且本月的供销计划刚刚下来,正是见缝插针的大好时机,所以小王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热打铁”把关系夯实。
这是小王老板第一次与领导“亲密接触”。晚上七点半,央视“新闻联播”一结束,他便手提两盒月饼,怀里揣着一个大信封,冒着绵绵秋雨往张府“新邸”赶去。爬上四楼,刚要敲门,手又缩回。唉,冒昧来访,万一张站家有同行怎么办?小王又退下楼,来到单元门外掏出手机,向领导打了招呼,得到许可,方才勇敢地按响门铃。
“哎呀,是王老板,稀客,稀客!快请进。”张站夫人很热情。
小王闻言窃喜:看样子今晚有戏!
进了门,张站端坐在沙发里,见了他很是热情。小王暗自很是后悔:原来张站竟是如此善待客户,要是早来走动,也不会等到今天……张站先问了问小王的家庭情况,又顺便谈了谈一些工作的事情。小王很兴奋,十分感激,虔诚地一一向领导作了汇报.。小王很高兴,张站待人真的不错,为人热情,一点官架子也没有。辞行时,小王暗中将“红包”塞给张站:“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出乎意料的是,张站硬是不收,说:“小王,月饼和心意我收下。无功不受禄,这钱说什么我也不能留下的!”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务请领导体恤呀!”小王诚恳地说。
“你别以为当领导的一定贪得无厌,其实我们也讲职业道德。能收的,我不客气;不能收的,我绝不会收的。小王,这钱你拿回去,因为有纪律,我现在不能告诉你,过几天你自然会明白,否则你要后悔的,我也会于心不安的!”张站郑重地劝小王。
小王心里想:骗鬼去吧,我才不相信你有什么理由不收哩!于是小王坚持要送。
于是乎,两人便一来一往呈拉锯状,但,张站的态度异常坚决。
张站最后诚恳告诉小王:“小王,不是我不敢收,是我不能收。跟你说了吧,我收了你的钱,对你不会有任何好处,帮不上你的忙不说,还可能会耽误你的生意。你要是有真心,今晚不妨到刘副站长家走走。好了,我的话只能到这里了,钱请你一定带回去,我肯定不会收的!”
小王没送成礼,悻悻而返,心里把张站这个恨啊:这只老狐狸,莫非嫌钱少啊?!
两周后,张站调到别的科室当主任的消息传到小王耳朵里。小王老板恍然大悟了张站为什么当初不收自己的礼。“我们领导也讲职业道德的!”想起张站的这句话,他就感慨万千。由于当初没有悟出其话里“真谛”而贻误了“战机”,没有跟提前跟刘站“夯实基础”而求得更大发展。
没曾想到,半年后,已升任分管矿供应站的副矿长“张站”竟然打来电话:“是小王吧?听说你还没有取得更大‘进步’啊?想不想我们合作把生意做大做强啊?我的为人你是了解的,你先考虑考虑,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欢迎你携夫人哪天来我家做客,我们好好谈谈……”
接完电话,小王老板站在那儿,都乐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