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亮了!(十八)

(2012-04-27 10:51:42)
标签:

听火车的宝贝

旅游

分类: 旅行之上是翅膀


天亮了!(十八)

 

   离色达县不远,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洞嘎寺。

     那天清晨,天空阴霾,厚厚的云层被光扯得一条一条的。

     停车等了会儿,感觉无望,随即忘掉眼前的一切继续赶路。

    马上要偏离这座寺庙的时候,光神“发怒”了,忽然间喷射出一道光线,霎时,佛塔亮了!世界亮了!


 

天亮了!(十八)

  调转头来,沿着之字形的水泥小路一直来到寺前。

  洞嘎寺在一座小山上,建筑群气势宏伟。寺前的石板路平整干净,站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河谷,如果心存霸气的话,有种居高临下的意境。

  洞嘎寺以前没听说过,但佛塔上的那双佛眼表明这里曾受到印度教的影响。去年在尼泊尔时随处可见这双眼睛,不知为什么每每看到它时就心生困意,也许是那半睁半闭的外形特征,也许是是那面对无常的悠然神色。



天亮了!(十八)


 “这座寺庙像刚翻新过的。”

“寺庙太新了就没那个味道了。” 我想起了托林寺,那股扑面而来的古旧味道,是感官能真切闻到的一种建筑的腐朽气味,还混杂着人气,香气,酥油气......

“按理说喇嘛应该在上早课吧?”我看了下表,7:34分。

“看样子不像,里面不像是有人住。”海哥说。“不管那么多,咱拍的是河谷。”

海哥和搭档一直对寺庙没有多大的兴趣,除非是日照金顶,或有什么隆重的法事。对于佛教,他俩很坚定地选择在门口张望,绝不会探进头去寻个究竟。“小同志,我可是党员。”海哥曾对我说。





天亮了!(十八)


  海哥和搭档面朝河谷各占据一个地方从小小的取景器里看着眼前的云起云落,等待着云海能如退潮般让天际显露出来。

  我百无聊赖,想不出用什么方式可以让自己舒服些。四周的寒气就像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棍儿一样冒着白烟儿,潮冷和温热都让人昏昏欲睡。




天亮了!(十八)

 

   快点出太阳吧!

   云层一会儿厚一会儿又薄,刚才那缕强光发完脾气后好像解了恨似地不再做任何努力了。

  “再等会儿,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你就暖和了。”搭档对我说。

  “我没事。你们慢慢拍,我回车里睡会儿。”我开始反省自己对摄影的态度:我的摄影态度就是我的生活态度,随性而又随心,仿佛不这样就对不起自己似的。遇到喜欢的近乎于执着!遇到无所谓的基本就选择不闻不问了。


“您说这天儿会亮吗?”我听到搭档说。

“要有信心,天一定会亮!”海哥回答说。

“再等半小时,再不亮走了。”搭档说。

“不要急嘛,亮与不亮就是一瞬间的事,能抓住几秒钟就是胜利。”海哥说。



 


 

 

天亮了!(十八)

 

  在车里找了个合适地姿势靠在车座上,仰头望着这双佛眼,如果再失眠就看这双温和的眼睛——睡吧,天亮了,我叫醒你!

  没一会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天亮了!(十八)

 


 “那边亮了,快,快。”海哥的喊叫声把我吵醒了。睁开眼睛探头望去,他俩正举着三角架朝寺庙的另一边跑去,顺着他们的方向,我看到河谷里的溪流如银色的绸带,不,像闪闪发光的哈达。

山凹里的云蒸腾着,“那云像不像一大碗白米饭!”我朝他们喊去,他们应该是没听见,我为这么好的比喻而没引起共鸣感到遗憾。随即下车朝他们走去。

“睡醒了?”搭档说。

“我去寺庙后面看看有什么好看的。”

“去吧,别走太远。”




 

天亮了!(十八)

 

  我逆时针地朝寺院的后面走去,刚拐过佛塔,半高的围墙后面好像是寺院的厨房,排风扇上沾满了厚厚的油污,停止转动的风扇实在是不好看。再往前走就要上山了,石板路就修到此,通往山上的路口狭窄,被几棵大树拦去了一半的路,我决定到此打住。



天亮了!(十八)

我的右手下面有一排白塔,在红色台基的衬托下出奇的白——像不像冰激凌?大雪糕?或者奶油蛋糕?


天亮了!(十八)

 我往回走,转过身看到蜿蜒曲折的河水一直延伸到河谷的尽头。

“到这儿来,到我这儿来,这里的角度好,半个山谷亮了!”我又朝他俩喊去。我很纳闷他们为什么在等待的时候不多走动一下呢?为什么要死守一个视角呢?

“说的真轻巧,搬一次相机多费劲啊!”搭档说。

  他说的也对,尤其是用胶片机时,物件太多。

“你去拍,我给你看着东西。”



天亮了!(十八)


 

                 “恩,这个角度好!确实好,拍全了。”


 天亮了!(十八)


 

          “你喜欢的炊烟,赶紧拍。”搭档朝我喊。

 

     藏区的炊烟浓且白厚。我曾在尼玛被迫烧过牦牛粪和羊粪混合燃料,其结果是烟留在屋里,人给撵出去了。倒不是给呛的,是有种恐惧。浓浓的白烟笼盖了屋里的一切,眼前的事物一点点的变得模糊尔后完全消失,这比在漆黑的环境下还让人不安。

    但藏区的炊烟并不难闻,“时间久了,你会爱上这种烟味。”达维奈尔说。


 

 

 

天亮了!(十八)

 

 

                       炊烟比不过云烟,但不妨碍它蒸蒸日上。

 

        在大自然中当巨大和渺小相遇时,那种视觉上的强烈对比凸显了渺小的可爱和巨大的友善。如果人与人之间也能如此该多好,巨大的不高傲,渺小的不自卑。


 



 

 



天亮了!(十八)

               “如果我也像他们那样搭个帐篷过几个月的日子,你说会有人赶我吗?”

               “不用人赶,俩礼拜你就断粮了。”

 

          这么大的一片土地,是不是可以随便搭建帐篷而没人管呢?如果真是这样,找个依山傍水的好地儿,用绳子圈出一个院落,带足粮,上午捡牛粪,下午煮咖啡....哎呀!女人总是这样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天亮了!(十八)

                  “拍的差不多了,走吧。”海哥终于发话要离开了。

 

                   这时,山下络绎出现了几个红衣喇嘛,有大有小朝寺庙走来。



天亮了!(十八)
 

                 天真的亮了起来,生活开始了。

 

        等待天亮有时是种煎熬,虽然我们都懂得黎明前是最黑暗的这个道理,但总是在那时开始动摇。可,有的人却不是这样,因为他知道这片浓郁的黑色过后,是喷薄而出的阳光,是不可逆转的白昼。那么,还有什么可担心沮丧的呢?

 



天亮了!(十八)

      
           一个少年载着父亲朝田间走去,拖拉机的轰鸣声像是这孩子喜悦的心声。



天亮了!(十八)

 

      一位快乐的父亲驮着懵懂的幼童,摩托车的嘟嘟声音是父亲的笑声。

 

       每一天的生活都应该这样,在笑声中开始,在笑声中结束。

       我们称之为“积极向上”。

 



天亮了!(十八)

 

 

            山腰上成片的民宅,生机盎然,充满了人情味,又不失宁静与安详。

 

            那隐隐地白塔旁是那些可爱女尼的僧院,她们的笑容再次浮现眼前,情不自禁地嘴角挂了笑意。




天亮了!(十八)


             山涧的河谷地带到处盛开着黑色的玫瑰,一簇簇的。

 

     曾对Apple说,眼前的事物到底是什么需要自己去解读,不一样的解读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心情。如果它们在你眼里是跳蚤而不是黑玫瑰的话,你会感到厌恶,而我会感到美好。



天亮了!(十八)


                    只有在天亮的时候才能看清它的模样,人也是这样。

              心灵要透彻,眼睛要明亮,做个干净的人吧。

              经历了风雨笑容依然灿烂的人让人肃然起敬,做个让人尊敬的人吧。



天亮了!(十八)

 

 

                  我们朝着马尔康方向驶去,各自带着收获,欢歌笑语。

           绿色真绿,红色真红,山是山,水是水,不赋予它们任何意义时,它们是纯粹。



天亮了!(十八)


 

 

          第一次在旅行中想家了,整个宇宙中那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地方,里面是温暖,安稳与自由。

 


天亮了!(十八)



                 天黑时,甜甜地睡吧!

                天亮时,心也要跟着亮起来! 


 

                    后记:

                   此篇博文献给我的一位好朋友!也献给我长大后的Appl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骑行的孤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